絲瓜海蚌蓮子粥
輔助調(diào)理腸胃
經(jīng)過了立秋和末伏之后,我們迎來夏秋交替的第一個節(jié)氣處暑,千萬不要以為秋天來了,其實(shí)遠(yuǎn)著呢。
這時候暑熱未退,秋風(fēng)未起,成人胃腸型感冒甚至小兒秋季腹瀉在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xiàn)。大家要提前做好準(zhǔn)備。
今天要介紹的不是湯,而是更有利于調(diào)理腸胃的粥水,絲瓜海蚌蓮子粥。
夏秋之交最容易出現(xiàn)秋季腹瀉、胃腸型感冒等濕困胃腸的情況,日常除了少吃寒濕食物,還可以常用蓮子、扁豆、茯苓、淮山一類食材作為煲湯或熬粥吃。
海蚌
海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zhì)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還有滋陰清熱,利水消腫的功效,對目赤腫痛、黃疸腳氣等均有較好的輔助治療功效。
絲瓜
絲瓜可以消暑生津,蓮子又能健脾斂氣,都是時令的果蔬,最適合在暑熱未退而秋風(fēng)漸起的夏秋之交食用。
預(yù)防小兒秋季腹瀉食療方:
蓮子、扁豆、茯苓、淮山一類食材按1:1的比例
磨粉沖水或粥水煮好后沖兌服用,每日一次
【材料】絲瓜250g,海蚌100g,蓮子100g,粳米50g 生姜2片
【烹飪】絲瓜去皮切成小塊備用,海蚌洗凈后用鹽腌制片刻,粳米淘洗干凈后加水1000ml,煮開后再放入海蚌、蓮子,熬煮1小時后下絲瓜稍滾10分鐘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可根據(jù)個人口味酌加胡椒粉等,大人小孩都可以食用。
蘆根粉葛赤小豆煲豬骨
調(diào)理脾胃 祛濕解困
俗話說,春困夏倦秋乏冬眠,一年四季,幾乎每個氣候都有讓人感覺疲倦的時候。
夏秋期間人容易疲倦是跟長期待空調(diào)房,濕困脾胃有關(guān),我們就需要用一些祛濕的食材來驅(qū)走人體的濕氣,例如蘆根粉葛和赤小豆。
今天的靚湯就是——蘆根粉葛赤小豆煲豬骨。
蘆根
蘆根為蘆葦?shù)母o,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的功效。蘆根能用鮮品盡量用鮮品,尤其對小兒外感發(fā)熱效果很好,但如果買不到用干的也可以。
赤小豆
很多人會將赤小豆和紅豆搞混淆,赤小豆比較細(xì)長,能利水消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
粉葛
蘆根和赤小豆一起用能把體內(nèi)的濕氣排出,粉葛又有升脾的作用,配搭一起能很好地去除體內(nèi)濕氣,調(diào)整人體的脾胃功能,解除秋困,是較好的時令保健湯水。
【材料】蘆根50g,粉葛250g,赤小豆50g,豬骨500g 蜜棗2個,生姜3片。
【烹飪】豬骨洗凈后切成小塊汆水備用,粉葛去皮切成小塊,和蘆根、赤小豆一起洗凈后加水2000ml,放入豬骨一同熬煮1.5小時后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蓮蓬燈心草冬瓜煲老鴨
消暑生津,下火利尿
現(xiàn)在處于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處暑。這名字的意思就是夏天結(jié)束,秋季在文字意義上已經(jīng)到來,但暑氣未減,尤其我們廣東地區(qū)依然熱浪逼人。
這段時間我們又稱為“秋老虎”,大家在養(yǎng)生上還要注意多喝清熱解暑的湯水,例如今天用蓮蓬來做湯,就有很好的清熱解暑的效果。今天要介紹的靚湯就是消暑生津,下火利尿的蓮蓬燈心草煲老鴨。
蓮蓬
蓮蓬是荷花的花托,也是包裹蓮子的地方,味苦澀性平,具有升陽解暑、活血化瘀、止血止痢的功效
它和荷葉功效類似,尤其對于女性崩漏、血淋等有較好功效.今天這湯我們用了燈心草和冬瓜來做搭配。
冬瓜
燈芯草
和消暑生津的冬瓜以及清熱通淋的燈心草,以及能有效治療長夏郁熱襲人引起的小便不適、口苦、目脹頭重等癥狀,為夏末的解暑靚湯。
【材料】蓮蓬2個,燈心草1扎,冬瓜500g,鴨肉250g 生姜3片
【烹飪】鴨肉及冬瓜洗凈后切成小塊加水1500ml,放入蓮蓬以及燈心草,煮開后文火熬煮1.5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土茯苓蜜棗煲田基黃
清熱利尿,利肝退黃
夏秋之交,氣候較為濕熱,加上飲食不當(dāng),肝炎、膽囊炎等病癥就會多發(fā)。因此在飲食調(diào)理上多用清熱解毒的食材,如黃瓜、冬瓜、苦瓜、豆芽、銀耳等蔬菜,有利于肝病患者降暑毒、消暑氣、涼血、凈血、防肝火。
而在調(diào)理湯水上我們今天可以用土茯苓和田基黃來入湯,那么今天要做的就是土茯苓蜜棗煲田基黃。
土茯苓
土茯苓是常用清熱解毒類的中藥材,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
田基黃
田基黃又叫地耳草,是嶺南地區(qū)常用的清肝利濕、利膽退黃的中藥材之一,主濕熱黃疸;泄瀉;痢疾跌打損傷。配和土茯苓一起對于濕熱中阻引起的口干口苦、目赤腫痛、熱毒疔瘡均有較好的輔助治療功效。
處暑期間,除了適當(dāng)飲用保健湯水外,最重要的就是注意戒口和注意休息,尤其自身有肝膽疾病的病人,腌制物例如臘肉、臘腸以及咸菜所含的亞硝酸類物質(zhì)比較多,煎炸食物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進(jìn)食后會加重肝膽負(fù)擔(dān),因此盡量要少吃。
另外熬夜是肝膽疾病的大患,很多有肝膽疾病的病人病情加重的誘因就是休息欠佳,因此要保障肝膽健康,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切忌過勞。
【材料】土茯苓100g,白茅根20g,田基黃10g,蜜棗3個
【烹飪】上述材料先沖洗一遍,再加水1500ml,煮開后文火熬煮30分鐘后即可飲用。
靈芝蓮子黑豆煲老雞
烏發(fā)明目 補(bǔ)氣養(yǎng)血
最近有許多中老年街坊問,有沒寫湯水既符合這個天氣喝又能烏發(fā)養(yǎng)顏。一般來說黑豆、黑芝麻、靈芝一類都有這樣的功效,今天我就用它們來教大家做一款烏發(fā)明目的靚湯,它就是靈芝蓮子黑豆煲老雞。
黑豆
中醫(yī)說黑色入腎。黑豆基本不含膽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被人體吸收利用,又有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降低膽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因此,常食黑豆,能軟化血管,滋潤皮膚,延緩衰老。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有益。
靈芝
靈芝又稱林中靈,以林中生長的為最佳,藥效最高。目前也有人工大棚種植,主要生長在較濕潤的地方。具有補(bǔ)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眩暈不眠、心悸氣短、虛勞咳喘的作用。
靈芝藥用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歷代醫(yī)藥家視為滋補(bǔ)強(qiáng)壯、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而今天我們就用它補(bǔ)氣養(yǎng)血的作用。
搭配最好的食材當(dāng)然是老雞了,既有雞味,又富有營養(yǎng)價值,我建議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煲來試試。
【材料】鮮靈芝100克 蓮子80克 黑豆100克 豬瘦肉150克 老雞1只 生姜3片
【烹飪】靈芝黑豆蓮子浸泡,老雞斬件,所有食材一起下瓦煲,大火轉(zhuǎn)小火煲1小時20分鐘即可。
山楂薏米紅糖水
消脂去積 醒脾開胃
最近有街坊煩惱,自己身體的脂肪含量偏高高,想要消脂減肥,那么今天我們就推薦一款糖水,多做運(yùn)動再配合消脂減肥的甜湯一起雙管齊下,保證能起到消脂的作用,它就是山楂薏米紅糖水。
山楂
山楂味味酸甘性微溫,有生津解渴,消食化積的功效,是夏日很好的消暑良品。
山楂味酸,加熱后會變得更酸,食用后應(yīng)立即刷牙,否則不利于牙齒健康。孕婦兒童勿食山楂。
薏米
而且,薏米能利水消腫,合山楂一起就能有效消脂去積,瘦身減肥。
紅糖
不僅如此,更有紅糖能扶正緩中,補(bǔ)血活血,因此能很好地醒脾開胃,緩解暑天納差、乏力癥狀,尤其適合愛美的女性朋友。
夏秋季人容易感覺疲倦困乏,其主要原因與濕困脾胃有關(guān),常吃酸甜醒脾的食材例如番茄、山楂、檸檬、柚子等蔬果有助于解除秋乏。
除此之外,可以試穿足部穴位鞋每天步行5-10分鐘,重點(diǎn)刺激足部涌泉、大墩、隱白等穴位,也有助于提神醒腦。
【材料】山楂20g,薏米20g,紅糖適量
【烹飪】薏米提前浸泡半小時,山楂薏米洗凈后加水1000ml,大火轉(zhuǎn)小火煮40分鐘等薏米開花后下紅糖煮溶即可,能消暑健脾,提神醒腦。
烏梅甘草菊花茶
酸甘斂陰 清熱明目
相信大家都喝過酸梅湯,酸酸甜甜最適合暑熱天氣下飲用,它的主要材料有烏梅、山楂和甘草。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款美味可口的淡甜湯,會采用其中的烏梅和甘草來入湯,它就是烏梅甘草菊花茶。
烏梅
烏梅味酸性平,有斂肺止咳,固澀止瀉的功效。而且烏梅中含有茶酸能促進(jìn)腸蠕動,因此便秘之人宜食之。梅子中含多種有機(jī)酸,有改善肝臟機(jī)能的作用,故肝病患者宜食之。當(dāng)中的梅酸還可軟化血管,推遲血管硬化,具有防老抗衰作用。
甘草
甘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四經(jīng)。生用偏涼,可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炙用偏溫,能散表寒、補(bǔ)中益氣。此外,甘草還善于調(diào)和藥性,解百藥之毒。
烏梅配合甘草能較好地發(fā)揮酸甘斂陰的功效,對于暑天出汗較多者十分合適。
白菊
同時別忘了要加上清熱明目的白菊,這款茶對于暑天外出活動者十分合適。暑天出汗多者注意要及時擦干汗液,尤其切忌背部吹風(fēng)受寒,邪熱內(nèi)伏,否則一旦到了秋冬季就會頻發(fā)感冒,損傷人體正氣。
中醫(yī)認(rèn)為津隨氣泄,出汗較多者正氣也會偏虛,對于這類出汗較多的人群還可以夜間睡覺前用黃芪50g煮水浴足,對于匡扶正氣有一定的幫助。
【材料】烏梅10g,甘草5g,菊花10g,冰糖適量
【烹飪】上述藥材洗凈,先用開水燙洗一遍,再放入冰糖并注入沸水500ml焗泡10分鐘后放涼至室溫即可飲用,可以起消暑解渴,生津止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