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周海峰
甲氧氯普胺
俗稱胃復安是70~80年代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止吐與促胃腸運動的藥物。雖然現在已有許多新的藥物被研發出來,如昂丹司瓊對腫瘤藥引起的嘔吐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最初24h的劇烈嘔吐的治療效果甚至好于甲氧氯普胺。但甲氧氯普胺仍然是我國急診或化療止吐的主要治療用藥之一,還是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胃輕癱患者的唯一藥物,尤其適用于糖尿病性胃輕癱。
關于胃復安,藥師有話說
↓↓↓
甲氧氯普胺雖然治療作用顯著,但是其藥物不良反應也十分突出,這在20歲以下的青少年及老年人身上尤其顯著。如果老年人長期服用甲氧氯普胺,其行為舉止往往會變得異常,需要警惕可能是長期用藥的原因。
問
為什么會有出現異常行為?
因為甲氧氯普胺是一種多巴胺受體阻斷劑,而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神經遞質,這種腦內遞質和人的情欲、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瑞典醫學博士阿爾維德·卡爾森確定多巴胺為腦內信息傳遞者的角色,使他贏得了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
甲氧氯普胺通過拮抗多巴胺受體產生強大的中樞性鎮吐作用,也導致體內引起膽堿能神經抑制遞質和興奮遞質平衡打破,易發生錐體外系反應。
錐體外系是人體運動系統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調節肌張力、肌肉的協調運動與平衡,其反應表現為膽堿能神經亢進的癥狀,如震顫、斜頸、靜坐不能、運動遲緩等奇特癥狀,甚至會產生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易被誤診為原發性帕金森病。
甲氧氯普胺引起藥源性錐體外系反應,主要與大劑量或長期使用等有關。臨床應用應避免超劑量用藥,成人不應超過0.5mg/(Kg·d)。
美國老年醫學會還建議老年患者避免使用甲氧氯普胺,除非是胃輕癱,使用療程一般不超過12周。一旦發現相關癥狀,及時停藥,通常癥狀可消退。如需就醫,應告知醫師有長期使用此藥的情況,通過對癥治療,10min~24h內癥狀即可改善。
作者簡介
周海峰
副主任藥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副主任藥師,ICU臨床藥師。從事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相關工作20余年,在臨床藥學服務、處方審核和醫院藥事管理等方面具有豐富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