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勇,號少墉,1945年生于北京,1964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shù)學院附中,1987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學院中國書法藝術(shù)專業(yè)。現(xiàn)為北京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西城政協(xié)書畫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
染色是將蘸好的顏色表現(xiàn)在紙上,又稱為“著色”。染色是筆墨的輔助,用以充實筆墨、調(diào)整色階、豐富層次、連貫潤接、構(gòu)成主調(diào)、獲得更完美的整體效果。一種方法是將調(diào)好的顏色直接上紙,筆筆交行具體,不在紙上過多地混合,筆上的顏色排列效果,大體就是紙上的效果;一種方法是在紙上邊畫邊調(diào),有時一遍完成,有時數(shù)遍完成,這兩種方法常常結(jié)合使用。要想充分地發(fā)揮色彩的表現(xiàn)力,不僅要熟悉色彩的性能,掌握調(diào)色、著色的具體方法,更要培養(yǎng)強烈的色感,并能把握住色彩的整體關(guān)系,從而恰當?shù)剡x擇和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
寫意花鳥畫常用顏色直接點寫形象,這是一種主要的著色方法,需要直接表現(xiàn)點和面的形象時,所采用的最簡潔、靈動的表現(xiàn)方法。筆頭蘸色大多不要均勻,果斷下筆,落筆成形,筆筆求虛實,求深淺變化,概括、洗煤,不可過多地重復和涂抹。但是,有時根據(jù)畫畫的需要,從整體效果出發(fā),只需要氣氣大的色彩關(guān)系,也不必筆筆虛實和深淺變化。大多一邊畫一邊調(diào)顏色,結(jié)合點、揉、捧、撇、挑、托、戰(zhàn)等各種筆法,表現(xiàn)出所畫形象的神態(tài)意趣。
勾染是以勾的用筆動作,兼具染的方法的一種染色技法,不是指先勾后染的程序。通常用這種方法染著勾勒線條的外輪廓勾染,主要表現(xiàn)白花或處理成白色的葉子。勾染的顏色一定要淺,有時似有似無,意到為止,也不必筆筆接實,有實接有虛接,有的地方面積大一些,有的地方面積小一些,以協(xié)調(diào)潤澤為原則,以能襯托出花、葉的完整形象為目的。
為了使深色的花、葉更富有變化,有時也再用一些淺色,如淡赭色、淡赭墨、淡草綠、淡花青、淡藕荷等色,勾染在花葉的周圍,目的是使所畫的形象具有厚重感,在有形與無形之間,造成一些模糊效果和層次。
皴染是在著色時,結(jié)合各種皴的筆法,皴中有染,染中有皴,連皴帶染的方法。一般用來表現(xiàn)紋理較明顯的物象,或追求一定的筆觸以表現(xiàn)模糊不清,而又并非十分潤澤的效果,如染粗樹干、坡石等。要運用好這種染法,需要熟悉一些皴法。
漬水是國畫中的一種用水方法。漬染是借用這種水法進行染色。漬染在紙上積存一些水量較大的顏色。顏色不能濃厚,也可以墨色相調(diào)。筆落紙上,著力按下,稍作逗留,便留下水色的漬痕。染色時可以筆與筆相接、覆蓋,在覆蓋處,漬痕仍然可以顯現(xiàn)出來。筆與筆銜接的快慢,主要是控制水洇出的多少。第一筆落紙后,水色漸洇出,第二筆銜接得慢一點,呈現(xiàn)出的漬痕就會明顯一些。如果筆中含水量很少,顏色非常濃重,就無法表現(xiàn)出這種效果。漬染法大多一次完成,沒有修改的機會。必須掌握好水色的量、落筆的輕重和覆筆的火候,做到胸有成竹。用這種方法可以染掌狀的、盾形的闊葉,有斑紋的石頭,禽鳥的羽毛,形薄色淡的云氣,水中的倒影,雨中的花、葉等。
罩染是在前一種顏色干后,或即將干時,用另一種顏色罩在上面,可以用色罩墨,也可以用色罩色,使兩種以上的顏色合到一起,形成一種新的色彩效果。罩染時顏色的搭配方法很多,可以在繪畫實踐中不斷摸索,掌握其規(guī)律。
用軟毫或軟毛刷子將顏色著于紙上,然后向四外潤開,也可以用飽蘸清水的軟毫筆幫助染,形成中間深,向外漸淺的效果。采用烘染的方法,主要為了以大面積、潤澤的色塊,襯托畫面中比較細膩的主體形象 。烘染的顏色可以是單純的一種顏色,也可以是多種混合的顏色。一般用這種方法染天空、煙云、較平靜的水面、草坪,以及模糊的背景等。
接染是將染在紙上的墨與色、色與色,自然地銜接起來,使色塊之間不留生硬、明顯的痕跡,形成墨色自然過渡的整體。有兩種方法,可根據(jù)畫面需要靈活掌握。
一種是“微顯筆觸”的接染。將顏色上紙后,使其漸淺,色未干時,另一種顏色接染上去,使兩色自然過渡,沒有生硬痕跡,由于生紙的特點,能隱約留有一些不明顯的筆觸。需要考慮好用筆的大小和運筆的方向,不可雜亂,又稱為“干接染法”。
另一種方法是“接不露痕”的接染,用清水先將兩色銜接的紙面打濕,趁濕將兩種顏色染上去,融接在一起,不產(chǎn)生筆觸痕跡。
就是在紙的背面染顏色,可以薄染,也可以厚染,其主要目的是不壓蓋墨線,保留原有的筆觸,并能過反襯的顏色,使色彩更加沉厚。另外一個好處是,托裱后將顏色裱在紙層中間,能使顏色的光澤保持得更長久。
背染要注意恰當配合顏色。如畫紫色花頭,根據(jù)色彩傾向的色調(diào),可以背染花青、曙紅、胭脂等;綠葉子可考慮背染花青、草綠、赭石、石綠、石青等;紅葉可背染朱砂、胭脂、赭石、朱磦等,特別是表現(xiàn)白色的形象,如畫玉蘭、白芍藥、白鵝、鴨子、丹頂鶴等,大多也采用這種染法。
也稱積染法,是將顏色一層一層地堆積起來,具體的畫法是,在第一遍顏色干后或?qū)⒁蓵r,再加染第二遍顏色,以至多遍。如果趁濕加染,會隨之滲化,顏色積不住。積色可以使色彩感覺厚重,有層次,而且使于控制,能邊畫邊調(diào)整,適當修改。
所積顏色的濃淡、多少、遍數(shù)必須把握好,不可過量,積上去的顏色不要與前邊的顏色相重疊。
就是用顏色、墨或水去沖撞原有的色塊,使其發(fā)生變化,形成新的色彩構(gòu)成,以獲得各種有趣味效果,破色包括色墨相破、以色破色、以水破色。
就是把調(diào)好的顏色潑灑在畫面上,自然成形,或略加渲染而構(gòu)成一定的色塊。運用潑 朋不僅要熟悉操作方式,更重要的是胸有成竹,又必須具備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不能過于著眼于局部,計較細微變化,要大膽潑灑,有很好的全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