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趙振華,網名“一把駁克槍”。退休前從事企業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從小喜歡北京文化,近30年來收集老北京照片一萬余張、老北京歇后語近千句、老北京俗話近千句、老北京歌謠數百首。每周六晚上8點,趙老師準時在舊京圖說讀者群開講老北京。這期,我們說老北京人結婚的習俗,先來看看幾張老照片——
圖一
這兩張照片是海達·莫理循在1933至1946年之間,在朝陽門外關廂從東往西偏南一點兒拍攝的朝陽門箭樓。通過照片,我們除了看到昔日朝陽門的風貌,還能看到民國時期北京普通人家結婚的一些情況。在第一張圖中,我們能夠看到,結婚的隊伍正在從西往東行進,隊伍挺長。那時候,一般婚禮隊伍的最前面應該是開道鑼,然后是金燈、金槍金八寶,旗鑼傘扇等各種執事。再后面是響器,也就是吹鼓手。響器中有嗩吶、海笛、笙、管子、云鑼、大鼓等等。響器可多可少,舉辦婚禮的男方可根據家里的經濟實力,選擇24響器、32響器、48響器等不同的規模。
民國初年一對新人,新娘梳著大拉翅。
仔細看下面這張照片的婚禮隊伍,已經是扛著、背著嫁妝的隊伍和抬著新娘子的喜轎了。
數一下,一共是三乘喜轎。不就一位新娘子嗎?怎么三乘轎子呢?根據記載,在民國時期娶媳婦雇喜轎,窮家主才是雇一乘紅轎,叫單八轎,只是新娘子坐;或者雇兩乘,一紅一綠,新娘子和送親太太各坐一乘;經濟條件一般的,雇一紅兩綠,三乘喜轎,新娘子坐紅轎,娶親太太和送親太太坐綠轎;有錢的人家,就有雇四乘或者五乘喜轎。什么是娶親太太和送親太太?她們為什么可以坐轎子呢?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在過去結婚,男方去女方家里接新娘子的時候,新郎的父母是不能去的,要安排一位比較體面的婦女代表婆家人去把新娘子接回來,這就是娶親太太。娶親太太可以是男方的親戚,也可以是朋友或是街坊,但是一定要見過世面、懂得規矩,口才得好、穿著得體,到了女方家無論對方出什么難題,都要想辦法把新娘子接回來,還不能給男方家丟了面子。由此可見,娶親太太的重要性,所以沒有點本事是當不了娶親太太的。這個人一定是男方家里人經過千挑萬選,才委以重托的。送親太太是代表女方家里人,把新娘子送到婆家的重要人物。送親太太的主要任務不但要順利的把新娘子送到婆家,而且盡量不讓男方的人太刁難、為難新娘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各種托付的話說到了,不能讓婆家人挑出理來,避免新娘子過了門就受氣。所以要求送親太太也是要見過世面、懂得規矩,口才得好、穿著得體。正因為這兩個人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所以才有資格坐轎子,而且女方家里對娶親太太要奉為上賓,另眼看待,男方家里對于送親太太也是如此。老北京還有一首相關的童謠——大姑娘大,二姑娘二。
二姑娘出門子,請您給我送個信兒。
搭大棚,貼喜字兒,擦紅粉,戴耳墜兒。
娶親太太兩把頭,送親太太大拉翅兒。
牛角燈二十對兒,八團褂子大開氣兒。
四輪馬車雙馬對兒,箱子匣子是我的事兒。
通過轎子的數量,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家結婚的男方經濟條件屬于一般。這一點,還體現在對于抬轎子的轎夫的雇用上。民國時期對于抬轎子的轎夫是有講究的,新娘子乘坐的紅轎,一定是要8個轎夫抬,就是所謂的八抬大轎。而其他人乘坐的轎子,可以是8個人抬,收費多一些,也可以是四個轎夫抬收費低一點兒。再仔細看這張照片上,新娘子乘坐的轎子是8個轎夫抬著,另兩乘轎子是四個轎夫抬著的。再說轎夫的衣裳,也是有講究的。抬新娘子的轎夫穿的都一樣,不但要統一著裝,而且對于衣服、鞋帽、甚至腰帶子、腿帶子都有明確的規定,絕不能亂了規矩。看照片上抬新娘子轎子的8位轎夫,服裝、鞋帽都一樣,連白挽袖、白襪子都一樣,8個人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有規矩、夠氣派,特別精神。看到這樣的轎夫,讓人聯想到轎子里坐著的新娘子也一定漂亮、錯不了。一位滿族新娘的結婚照。
而對于抬其他轎子的轎夫,也可以按這個標準,收費高一點兒。如果為了省錢,也可以不按這個標準,看這張照片上,抬后兩乘轎子的轎夫好像就沒有白挽袖。看來,這家人家還是一家精打細算的人家。通過仔細研究這兩張老照片,是給我們傳達了不少的老北京結婚風俗的歷史信息。有位朋友后來私信說,這只結婚隊伍是從朝陽門里出了朝陽門,往通縣方向走的,不知道還得走多遠,是不是出了城門要歇一歇?事實上,可不能歇。那時候,對于抬喜轎有個規矩,無論從娘家到婆家有多遠,轎夫都不能停、不能歇,要一抬到底,中途既不能停下來休息,也不能換轎夫。如果隊伍前面的交通堵塞了,婚禮隊伍停止前進了,轎夫們就原地踏步,仍然不能把轎子撂下。據說,如果喜轎從娘家到婆家的半路上落了地,就意味著夫妻二人不能白頭到老。其實這都是舊社會老北京結婚的習俗,現在已經沒有這么多講究了。來了您吶!我們《舊京圖說》成立了讀者群,有關北京的掌故、照片可以發到群里大家一起討論。有什么不認識的老照片,疑難北京史地民俗問題也來討論!
每周六晚,群里還有專家講座,分享有趣的知識。總之呢,凡是有關老北京的人和事兒,都能在群里交流!歡迎掃碼入群。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