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語言含蓄凝練,抒情性、形象性的特色非常突出,我們要側重于學習語言運用的效果;
詩歌的表達技巧很多,鑒賞涉及到表現手法、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典故運用、行文構思、作品風格等多方面。
一、抓住詩眼,從整體上把握詩歌
詩歌以語言凝練見長,講究一字傳神,在極為短小的篇幅里表現盡可能豐富多彩的內容,達到“簡練”的境界,簡練不是簡單,簡單是一覽無余,簡練是字面以外還有含義,言有盡而意無窮,即言語理解有盡頭,但表現的含義理解就可因人而異。
也是讀者窺探詩歌內容的窗口。抓住詩眼就可基本上從整體上把握詩歌,便可知曉詩歌的情感脈絡。分析詩眼,能進入意境,感受情趣,領悟旨意,探究藝術手法。
一般的說,五言詩“詩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詩詩眼多在第五字。當然,也并非所有的詩句都有詩眼,有的詩眼不在詩句中,而隱藏在標題中。
在詩句中的詩眼有的有其它的字陪襯,影響我們的視線。但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抓住詩歌的關鍵詞字。
古人是從形式上煉字煉出“詩眼”的,我們則應該結合對內容的理解來抓詩眼。詩眼一般不在名詞上,若在名詞上則必定是名詞活用。大多數情況是詩眼和關鍵詞往往是在動詞、形容詞、活用的數詞上。若單純地看第三、五字,有時難免會發生錯誤,如果結合動詞、形容詞、數詞,并從全詩的角度來考慮,抓住詩歌的含義就比較有把握。
①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②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對象。
③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a、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b、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因為其出現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用: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c、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