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的何女士遇到了詐騙陷阱,因回復了一條短信,銀行卡就消費2999元。什么騙局這么厲害?何女士是如何落入詐騙分子的圈套?往下看了解一下。
3月21日,何女士接到一則“平安銀行”的短信稱,其信用卡因為刷卡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被凍結,她需要先把錢還上,最快3天后才能解開。看到這條短信,何女士當天晚上趕緊把透支的3000元還上。
22日,何女士接到了一個顯示為廣東的電話號碼,對方自稱銀行工作人員,說何女士的信用卡因為在一些不正規POS機上使用過而被凍結。如需解凍,他們需要核實一些身份信息,包括銀行卡號、身份證號。
對方問何女士有沒有其他銀行卡。何女士隨即反問,為何要用另外一張銀行卡,而且自己也不著急,就慢慢等吧。對方見何女士態度堅決,便掛斷了手機。 何女士以為事情就這么結束了,23日又一個自稱“平安銀行”的客服人員來電,告訴她卡內的欠款已經還清,還可以幫她提升額度。而何女士正想著提額度,接到電話后也沒有多想。
隨后,對方說會發送一個動態密碼到她手機上,很快就可以提升額度。一直在通話過程中的何女士收到短信,沒有仔細看便將動態碼回了過去。沒想到,何女士剛掛了電話就收到了銀行的短信,提示她消費了2999元。何女士覺著事情不妙,隨即報警。 民警判斷這是一個電信詐騙。民警表示,詐騙分子先是通過電話,騙取了銀行卡號、身份證號以及手機號。目前,一些支付網站付款只需要一個銀行卡號,然后將動態密碼發送到綁定手機上,不需要銀行卡密碼便能完成支付或者轉賬。詐騙分子在網上虛構一個產品,自己點進去后,用詐騙來的銀行卡號以及動態碼付賬。
民警對這筆款項進行追蹤,發現不到10分鐘,這筆錢就轉了三次,從平安銀行轉到了一個游戲卡充值平臺的賬戶中,所幸錢并未被取出。
民警立即上報“公安部電信詐騙止付平臺”。將這筆款項進行凍結。近日,在提交了相關材料后,游戲卡充值平臺將款項返回給了何女士,僅扣除了3元手續費。 據民警介紹,日前運轉的“公安部電信詐騙止付平臺”,是公安機關為打擊遏制電信詐騙而建立的緊急通報阻斷、被騙資金快速止付機制,如果市民們遭遇電信詐騙,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并提供給警方以下關鍵內容:
④騙子的賬號、賬號用戶名及賬號開戶行(銀行柜臺及銀行客服均可以幫助查詢);
民警表示,只要受害人提供有效、健全的報警信息,警方就可憑這些信息運用新平臺止付機制,對嫌疑人的銀行賬戶實施緊急止付,盡最大努力保護受害人被騙的資金。一嚴:要注意避免個人資料外泄,不要向不法的個人或信貸公司等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金融信息。不明網站鏈接不要隨意打開。防止不法分子獲取相關信息。
二看:接到陌生電話 、短信或QQ聊天,看清內容是否和你辦理的業務相關,是否是你真的熟人向你發起。切忌告知他人你手機收到的動態驗證碼。防止移花接木式詐騙。
三辨:對陌生號碼和短信進行核實,可以回撥的方式撥打相關方的官方客服電話等方式進行核實是否有你正在辦理的業務。通過見面或電話的方式核實是否你的熟人向你發起了相關匯款請求。
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