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作為出資人時
模式一:自然人股東成立公司,公司作為出資人投資成立公司制PE。
PE采用公司制時,因為所得在公司制PE層面上已經繳納過企業所得稅,作為出資人的公司收到股息紅利時,因符合《企業所得稅法》第26條“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的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
小結:公司作為出資人時,作為自然人的股東,其在公司制PE與有限合伙制PE中的稅負相等。
二、自然人作為出資人時
模式三: 自然人作為出資人投資成立公司制PE。
PE采用公司制時,已就其所得繳納過25%的企業所得稅,作為出資的自然人股東就本人分配到的股息和紅利應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此時,自然人股東個人此項投資收益總體稅負仍然為公司制PE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自然人的個人所得稅;
模式四:自然人作為出資人投資成立有限合伙制PE。
PE采用有限合伙制時,稅收征納采用先分后稅的原則。PE將股息、紅利所得分配到作為出資人的自然人,后者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針對所得按照個體工商戶的模式繳納個人所得稅,稅負為5%-35%。
鑒于PE對于合格投資者的要求較高(不低于100萬元),PE最終盈利往往超過10萬元,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超過10萬元即適用35%稅率。假設出資人從有限合伙制PE分配到的股息、紅利所得超過10萬元,從而適用35%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綜上所述,單從稅負上考慮,自然人作為出資人時,PE采用有限合伙制相比其他模式稅負約低5個百分點。
(本文作者為廣西萬益律師事務所財稅律師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