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喜餅起源于山東乳山一代,是結婚時女方必帶的嫁妝之一。由專用的“鍋鐵”架在大鐵鍋上烘制,現在已成為當地極具特色的美食代表。因為父親的緣故,小時我也有幸常能吃到。
正宗的喜餅直徑約有18厘米,由花生油、白糖、雞蛋(鴨蛋)制成,沒有酵母,全靠蛋和糖發酵的力量而成,所以成品是結實略松軟,有著濃郁的蛋香和花生香。
由于傳統的工藝過于需要耐心,現在大多會加酵母制作,這款喜餅也是如此。但花生油是必須不可以替換的,這種餅的特殊味道就是靠它得以聞名。
關于制餅,烙還是烤這個問題,我用電餅鐺、不粘鍋、鑄鐵鍋、烤箱試驗對比后,發現最接近原版的是烤箱,其次不粘鍋。畢竟我水平有限,在高手手里肯定不存在鍋的限制。(^_-)
剛發現這里可以修改菜譜,應大家要求,我慢慢把照片補來,再把這段時間發現的問題慢慢補足。
感謝大家,有時間和我一起做!
【文嵐 】
將面粉、雞蛋、糖、酵母、花生油稱量好
所有材料混合揉成團,放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我懶人一枚,讓面包機混合15分搞定)
將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排氣,分割成9或16份,或你喜歡的任何份兒。
將分割好的面團揉上勁兒,這步很重要!因為面團沒有水,較硬,對于像我這種沒有什么臂力的人來說只能借用壓面機或搟面杖反復壓制才達到效果。
將揉好的面團,滾圓并搟成1公分厚的餅坯,平鋪到28×28的烤盤中。同時打開烤箱預熱,下火150度。
預熱好后,餅坯入烤箱烘焙。12分鐘后翻面(請借助工具,小心燙手),再烤5分鐘后,觀察顏色是否已達到照片中的成色,如果ok,再次翻面烤1分鐘將底部上色后關掉烤箱。
1、必須下火,如果調成上下火,會鼓成饅頭;
2、餅坯搟好后,不要餳發,否則,就成開口笑了。
3、各家烤箱溫度有差異,需自己調整
4、經過幾次實踐發現雞蛋大小與面粉的混合有很大關聯,我大概總結如下:
大個雞蛋(鴨蛋)3整蛋
中等雞蛋3整蛋+1蛋黃
小雞蛋4整蛋
5、喜歡松軟口感的,2枚整蛋(不分大?。┰偌訙厮?0-70ml,酵母先放水里養一下再于面粉混合。
以上加蛋或加水均要根據面粉的吸水性來調整,不要和成很軟的面團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