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煲仔飯,不但因其獨特的香味,而且準備材料簡單,省事,只要掌握了技巧,在家一樣可以輕松做出一道香噴噴的煲仔飯。
以前我也發過相關做煲仔飯的貼子,有網友在某些方面有異議,所以特地請教了好友老羅,他開了一家大排檔,也在經營煲仔飯,我就相關問題請教他,比如在煮之前米是否要泡,因為我用生米下鍋總是容易煮焦,或做成夾生飯。老羅同我解釋,主要是用的爐火不同,因為大排檔是用蜂窩煤或炭來燒,這樣火力小,而且燒起來比較均勻,而我們在家用的煤氣爐,要用轉至最小火燒,但火力主要集中在底部中間,不均勻,非常易燒焦煲底,如果有條件,可以在火上架一個鐵板,把煲放在鐵板上,這樣火力均勻些,一般人家里很少有這樣的鐵板,生米下鍋比較難熟,米還是要泡,這樣易熟。
這是我用生米煮出的結果,如果有人還是堅持的話您自己在家試驗吧。
根據朋友的建議,將以前做法做一些調整,做出的煲仔飯,飯粒干爽香滑,還有金黃色的鍋巴,非常美味。特意用了有玻璃蓋的砂鍋,這樣可以透明演示做煲仔飯的整個過程。
做好煲仔飯要做好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是選靚米,米一定要挑細粒、修長、柔韌適中的,如絲苗米、泰國香米之類的,煮出來的煲仔飯香滑潤口,有其獨特的飯香。
二是米要泡,泡透米心,焗出來的飯才不容易夾生。
三是加水的量要控制好,多了煮出的飯偏爛,少了易成夾生米,煮出的飯要干爽香滑才好吃。做法中有詳解。
四是火候的掌握,這是做好煲仔飯的至關鍵點,同樣做法中有詳解。
五是配料需根據其受熱耐火程度適時加入,要飯菜一起焗至全熟,這是煲仔飯精華所在,這樣可以保證每粒飯充分吸收到配料香濃的湯汁,溫潤爽滑。如果有人把菜另外做熟后再放至煲仔飯面上,我告訴你,味道差很遠,你沒吃過真正的煲仔飯就不知其香味。
廣式煲仔飯以臘味為代表,其實煲仔飯搭配的食材非常之多,有臘味、排骨、雞肉、黃鱔、田雞、燒鴨、豬肝、粉腸等等,也可以幾種食材搭配一起做。現在新派口味也很多,在家可根據自己喜好隨意搭配。
臘味排骨煲仔飯
材料:泰國香米、排骨、青菜、陽江豆豉、蒜蓉、姜絲、麻油。
調料:美極鮮生抽、麻油、米酒、糖。
老羅提供的醬汁(吃飯時用):美極鮮生抽、鮑汁、糖、高湯(或清水)。想省事就直接用美極鮮生抽。
步驟:
1、將排骨洗凈,用美極鮮生抽、米酒、糖、豆豉(最好切碎),蒜蓉、姜絲,再加幾滴麻油(添香味,不加也行)生粉裝入碗內拌勻,最后再加一小匙油撈勻。這樣排骨在焗熟后就能保持滑嫩。至少腌一個小時,排骨腌的時間越長越入味。臘腸最好選肥些的,切片。
2、米洗凈后,加適量水,少許油泡半個小時。
3、傳統煲仔飯是瓦煲,因為瓦煲具保溫性能、且煮的飯夠香。但易裂,用不了幾次,我已經燒壞過4個了,在家實惠些,最好用耐高溫的砂鍋。泡好米后,先在煲內均勻抹一層薄薄的油,連米加水一起倒入煲內,加水的量,以前我按人家的說法1:1.5,其實是多了,煮出的飯不夠干爽,現在我一般伸食指觸及煲底,加水的量略低第一關節0.1公分處就差不多了。
4、先大火煮開,煮的過程中要注意攪拌,這時米粒最容量粘煲底,再蓋上蓋子,轉小火。煮的過程將煲適當挪下位置,不要火力集中在一個部位燒。
5、約5分鐘可以很清晰的看見飯面上有一個個洞,快速將腌制好的排骨臘腸平鋪在飯面上,這時動作要快,因為飯的水已經收得差不多了,很易焦,排骨注意不要疊加,否則難熟,在煲周圍均勻燒一圈油,這樣就易起黃色鍋巴了。然后蓋上蓋子小火焗。
6、前面我說了,家里的煤氣爐小火的火力是集中在中間的,所以這時每隔一兩分鐘將煲前后左右挪下位置,不要讓火力集中在一個部位。要飯易燒焦,這個過程是很重要的。
7、通過透明玻璃蓋可以很清晰看見,臘味是熟的很快,油已經往飯里滲透了,很香,排骨也在慢慢熟了。這個過程記得一定不要開蓋。我上次發貼有人提出排骨不熟,除非您沒按我的過程做,或者中途揭蓋。
8、約焗5分鐘,可以很清晰看見排骨有九成熟了,關火,記住不要揭蓋,再焗5分鐘,或再長幾分鐘,利用煲仔的保溫性能,將排骨繼續熟焗透些,而且還有很重要一點,將煲內水分吸干,金黃色的鍋巴就出來嘍。
8、焗好后,放青菜,青菜不要一起放,易變黃。另取一鍋燒開水,加少許油(這樣燙的青菜色澤是很新鮮的),放入青菜,一燙熟就撈起。
9、開蓋,鋪好青菜上桌。當然,吃煲仔飯,最好配一上碗的老火靚湯,清燥潤肺。
吃的時候也有講究:趁著熱騰騰的氣霧升起的時候,馬上澆上調配好的醬汁,聽到醬汁滋滋作響,真是令人有種迫不及待欲食之的感覺。將飯和配料一起充分拌勻,保證每粒飯上都裹勻了配菜的香汁和醬汁,因為配菜是和飯一同焗熟的,各種香味已充分滲入到每粒飯內,煲底還有一層金黃的鍋巴,咬在嘴里還覺得脆脆響,再吃上一條新鮮的青菜,喝一口老火靚湯, “正”得不得了。
如果喜歡,在上桌之前打一個雞蛋在里面,焗至半熟,趁熱和飯菜一起攪勻,粒粒米飯都均勻沾上金黃色的蛋汁,更加香滑許多。
在家也能做出香噴噴的煲仔飯,有興趣的朋友不防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