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全食倒計時!!!!
北京時間公元2018年01月31日18點50分到02月01日凌晨00點10分將發生一場月全食天文景觀,最為重要的是幾乎中國全境都可以觀測此次月全食的全部過程。該次事件持續時間(半影月食時間)長達5小時17分鐘12秒,其中本影月食持續時間(包括月偏食和月全食)長3小時22分鐘44秒,最為精彩的月全食持續時間長達1小時16分鐘4秒。該次事件半影食分為2.2941,本影食分為1.3155。地球與月亮的黃經相合(相等)時刻在北京時間21點26分42.5秒,月全食的食甚時間(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月亮中心)在21點29分49.6秒。本次計算使用力學時為71秒。
上述數據來自NASA日月食官網的計算,其它各機構計算時間可能有微小的差異。
如此重要的天象,卻在多數年級期末考試的前一晚這也讓小編著實有些為難,到底該不該組織觀測小編認為,還是期末最重要,雖然月全食無限好,但考前晚自習的三節課是絕對不能耽誤的,不過小編聯系了二中的趙文博天文大佬以及河師大欽天空間科學社的同學們,我們將實時記錄月全食的景象,大家可以考完期末在欣賞哦!
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下月全食
觀測的天象方式:目視【肉眼可直接觀賞】,單雙筒望遠鏡可輔助觀賞,可拍照;觀測的天時條件:在城市燈光下,也可以看見,無需跑到很遠,當然能夠看見月亮就行。觀測時間及位置:1月31日晚上的19點到23點東方夜空可觀(19點48分開始,可提前到19點30分觀賞月亮,做好準備工作);可見的地理位置:全國(只要在上半夜可見月亮就行),西部一些地區可見初虧后半段,以月亮升起地平線可見而定;天象的觀賞價值:(暑期還有一次月全食);月光的影響程度:由于地球本影,月光將從亮變暗;陽光的影響程度:0
什么是月全食?
我們知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我們的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總有那么個機會我們的月亮會運行到地球的本影內。當太陽,地球,月亮三者近乎一條直線時,且地球位于中間,恰好月亮全部在地球的影子(本影)內,此時月亮顏色由白亮(上升一定高度的月亮)變為近乎暗紅色,月全食便發生了。一般發生在滿月時期,也就是農歷十五前后。中國古代稱為“蟾蜍食月”或“天狗食月”!有關古代這方面的說法可看后面詳述。通俗易懂的講:月全食(月亮全部掩食),從字面的意思我們可以從另種方式這樣理解,在地球上的觀賞者看來夜空中明亮的月亮(表面)完全位于地球本影的影子中。食也為掩星,當一個視覺上較大的天體遮擋住背后一個較小的天體時便會發生掩星事件,如月亮遮掩夜空中的星星(月掩星)。我們可以從一種另類的方式來分析,把地球龐大無比的本影(主要影子)比作為一個大的天體(如比作為月亮),因為天體都是運動的,地球的本影也會雖地球太陽等運動,本影會掃過月亮,并將月亮完全包含其中,就人類史的時間來說,月亮是不可能不完全包含其中的(隨時間推移,月亮可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拉遠,這不可考慮,因為時間太過遙遠)。因為地球的本影錐形非常寬廣,又很長,完全可以把全部的月亮包含在本影中。所以,這就是月全食中的食,地球本影掩食月亮。也可以說為月亮全部被地球的本影給“吞食”了。這里需要注意,月亮在地平線時的表面顏色和月全食發生時表面顏色很接近,幾乎看起來都是近紅色,但要區分開來。
為什么月全食時月亮的顏色是紅色的?
月全食發生時,月亮表面的顏色看起來是近乎暗紅色的。我們前面提到過,乒乓球比作月亮,模擬出其表面卻是近乎純黑色的。那么,為什么啦?因為籃球沒有大氣層,在月全食發生時,地球有大氣層,太陽光傳過大氣層折射后到達了月亮表面,從而形成暗紅色月面。在生活中,相信大家經常會發現,一根筷子插入水中,筷子在水中看起來(和空氣中不一樣)是偏折的。這是因為,光線進入不同介質(水)造成的。光線在同一介質中(如空氣,太空)是直線傳播的(這里不考慮引力影響),但是從一種介質到另一種介質時,就會發生折射現象。在月全食時,太陽光線會首先從太空中進入地球大氣層中,會發生一次向內折射,折射后的光線又從大氣層中傳播到太空中去,又會向內折射,有點像凸透鏡那種原理。兩次折射的光線向內(向地球本影內)很多,所以基本上一些光線會照到月亮表面上,這和在地平線時看見的“假”太陽位置類似。因為太陽光中紅色的光線波長比較長,“穿透力”強,基本不受大氣層中(顆粒分子等)散射影響而直接穿過地球大氣層照射到月面上,其它波長顏色基本散射了,無法到達月面,我們熟知的藍天就是容易受分子顆粒散射的藍色光線短波長造成的。因此,太陽的紅色光線就照到了月面上,使得月面呈現暗紅色。不過,有時候由于地球大氣層影響的復雜條件而使得照射到月面上的顏色有所不同,如古銅色等不同顏色。這個復雜條件,有當時大氣層的天氣空氣條件等,如陰天,霧霾等等,都會影響月全食時月亮表面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