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31日晚19:48,2018年的第一場月全食開始了!而且這次全食階段持續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非常值得觀看!
這回,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月食。
大概,是地球突然走到月亮跟前,擋住了月亮看太陽,然后臉都氣紅的那種樣子吧(大誤)。
我們先講一個故事
據史料記載,公元1503年、或說為1492年,哥倫布遠航至牙買加某個島嶼時,由于船壞了,加上沒有淡水及食物,因此被迫向島民求助。
島民起初并不愿意幫忙,而此時,哥倫布推測出某天將發生月全食,于是他告訴島民,若不給他們提供幫助,天神就會生氣、把月亮變黑。
沒多久月亮果然變得昏暗,變成紅色,害怕的島民給哥倫布提供了食物,哀求他請求上帝的原諒。
于是哥倫布假裝與天神協調,不一會兒月亮果真又出現了,因此,那些島民非常感謝他,持續給哥倫布的船隊提供物資,直到他們度過難關。
學好科學知識就能忽悠人——哥倫布
我沒說過這句話——哥倫布
黯然失色的月亮會失去亮度,呈現出微弱的光芒,在夜空中會呈現出一種威脅性的紅色。
這,就叫月全食。
另一種月食叫月偏食,這時月亮將呈現一半白色,一半古銅色的美麗“模樣”。
還有一種月食是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發生期間,月亮將略為轉暗,但它的邊緣并不會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擋。
與“月食”時月亮有明顯缺失不同的是,發生“半影月食”時,肉眼看去月亮依舊是圓的,且照樣是亮的,只是其亮度稍有些暗淡,如果沒有天象觀測經驗的人,不一定能看得出。
月食是怎么產生的呢
在農歷十五或十六日,且當太陽、地球、月亮三者恰好或幾乎在一條直線上,月球運動到地球的影子內時,照在月面上的陽光部分或全部被遮擋,這時就出現月食現象。
本影指發光體(非點光源)所發出光線被非透明物體阻擋后,在屏幕(或其他物體)上所投射出來完全黑暗的區域。此處發光體的光線完全被物體阻擋,而沒有任何光線到達。
半影是指只有部分光線到達的區域。
當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區時,就發生半影月食。
當月球鉆進地球的本影區時,照在月面上的陽光就會被地球全部遮住,發生月全食。
當月球從地球本影區的邊緣掠過時,月面只有一部分進入本影區,就形成了月偏食。
月食的幾個階段
由于月球自西向東運動,地球本影區在月球處直徑大約為月輪直徑的2.5倍,所以月全食的過程;是從月輪的東邊緣開始,整個月食現象分為以下階段:
初虧(僅月偏食和月全食):標志月食開始。月球由東邊緣慢慢進入地影,月球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食既(僅月全食):月球進入地球本影,并與本影第一次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食甚:月圓面中心與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間,此時前后月球表面呈紅銅色或暗紅色。
生光(僅月全食):月球在地球本影內移動,并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內切。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復圓(僅月偏食和月全食):月球逐漸離開地球本影,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 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全階段動圖演示
一個大問題!
為什么上面說月全食的時候照在月面上的陽光被地球全部遮住,可是我們看的時候月亮卻是紅色的?
準備好了嗎?前方高能
太陽光經過地球大氣層時發生折射,使光線向內側偏折,由于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各種顏色的光線混合成的,其中屬紅色光線的波長最長,其他光線波長較短。
當遇到地球大氣時這些短波長的光線大多都散射掉了,只有紅光能夠順利穿過大氣層折射到地球背后的月亮上,所以在食既至進入生光階段前月亮是紅的。
同樣的道理,由于大氣層的折射,朝陽與夕陽不是白色的,而根據高度因為大氣折射程度不同,呈現橙色或紅色。
所以,不去看看被氣紅的月亮么?
月亮:都說了多少遍了我的臉不是被氣紅的!
參考:百度百科:月食
http://www.d1xz.net/rili/rilibiao/art155784.aspx
https://mp.weixin.qq.com/s?src=3×tamp=1516956057&ver=1&signature=bIh0zQSux8*mpYHEJSEkcz0JkrsZMw0PBosNKfU4cpqa5A6tGHvARLleHJ9162Py4RDS25Mv8TwCMeoMLxZPBiDScX7uS-OG*O*2P2Y1ZqoRqdSgpDAgX73z0QG7LeF1h8ZMneIN5MEQ0Nkt6DBhSA==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55254362
https://ss.sohu.com/infonews/article/6353057597033021441?utm_medium=ss_android&tt_from=weixin&from=groupmessage
《基礎天文學》 劉學富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