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麻木,多與氣虛血瘀有關,一般常投《金匱要略》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白芍、桂校、生姜、大棗),按血痹論治。將黃芪開到60克、血壓偏高加稀簽草30~60克,然末梢神經炎均在手足尖端,調理時間長,非數劑藥
物能解決。前賢告誠后人切勿亂用固澀、寒涼,是落井下石、雪上加霜。要采取溫熱、通經暖絡的方法,促使陽氣運行,兼祛風、寒、濕三邪,應桂、附領先,融化所結之冰。
1960年生活困難時期,老朽診一供銷社經理,手指麻木怕冷、發軟無力,似電擊狀、熱慰則舒,久醫未見好轉,希望借助火神療法。吾即答應其請求,給予炮附子20克、桂枝20克、干姜10克、制烏頭10克、制草烏10克、獨活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蟲10克、甘草10克,每日一帖,分三次
服。飲了一周,無明顯變化,乃將炮附子改為生附子30克、生烏頭20克,均先煎90分鐘,囑咐繼續下去,共十八天,癥狀大減,基本治愈。事實證明,一附二烏起了棟梁作用。
出處:張志遠老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