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季
夏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由于夏季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粘稠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同時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臟大腦血液供應減少,會加重缺血缺氧反應。容易誘發心梗、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每年5-9月,中風、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都會出現上升。在35度以上的高溫天,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顯上升,所以高溫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具有潛在威脅。
夏季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夏季應適時補充水分
夏季不和平時一樣渴了才喝水,而應主動補水。每日有1500ml左右的尿液量才表示體內水分足夠。夏季出汗多,單單補水還是遠遠不夠的。隨著汗液流失的水分不僅僅是體內的水分,還有鈉鹽,維持電解質正常,可以在白開水中加點鹽。平時飲食要清淡,但夏季可以適量多加點食鹽,還有多吃一些含鉀的水果如香蕉、橘子等,以保持鈉、鉀平衡。
避免溫差過大
夏季室外熱,房間里空調房較涼爽,室內外來回轉換的溫差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極其不利。溫度過高時,會增加血管血流量,增加心臟壓力;而溫度過低時,會使血管相應收縮。忽冷忽熱的環境變化,血管的強力收縮會使冠狀動脈內已形成的斑塊被牽拉破裂,引起血栓,堵住血管,突發心肌梗死。身處環境盡可能保持相對恒定溫度,開空調不能過冷,一段時間內要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
血壓平穩,不能減藥
高血壓和心臟病是雙胞胎。夏天溫度高,血管一定程度擴張,使血壓平穩,一些高血壓患者看到血壓平穩就自行停藥,等天涼了再吃。這樣做是非常錯誤的。高血壓是需終身服藥治療的疾病,治療是連續的。夏季,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量,但是絕不能停藥,給秋冬的治療帶來不利影響。
起居有節,適時運動
夏季應是老年人“靜養”的季節,不宜大量運動。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較早,愿意早起晨練,但據調查,70%-80%心腦血管疾病發生于早晨6-10時,這段時間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時間,因此應盡量避免這段時間進行鍛煉。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是溫度高、濕度大、人口密集的地方。外出時要穿淺色、透氣和寬松的棉織衣服,戴上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
調節飲食,合理膳食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膳食問題上,一定要多飲食一些有顏色的蔬菜如胡蘿卜、紅薯、西紅柿、綠葉蔬菜等,能減輕動脈硬化。同時吃適量的白色食品如燕麥粉、燕麥片、黑木耳等,對降低血黏度、膽固醇有明顯的效果。飲食做到葷素搭配合理、多吃蔬菜、多喝水、少吃多餐,飲食清淡等。
心態平衡,生活規律,睡眠充足
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是要放寬胸懷,保持良好心態,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夏季生活要有規律,由于晝長夜短,晚上睡眠不好的人,最好能進行午休,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生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