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有講究?老祖宗留下3條“禁忌”,清明快到了不妨看看
祭祀先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之一,祭祀在一年當中有許多的活動。除了先祖忌日的祭祀之外,在一年當中還有四個比較重要的祭祀時間,分別是春節、清明、重陽、中元四大節日。在四個節日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祭祀日子就是清明節。
這種傳統蘊涵著中華民族飲水思源、以孝為本的優秀文化。人們對于祭拜活動是非常重視的,在古代這一天是專門進行祭拜,一整天準備各種東西,祭拜也分好幾道程序,貢品的擺放也十分的講究。有的大家族聚集的地方,還要舉行大型的宴席,也要邀請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
現在社會祭拜大部分都沒有那么繁瑣了,但是也是有許多必要的步驟和講究的。特別是一些家中祖墳還在的家庭,清明節前去上墳是必須的環節。有些地方可能是家中的大人前去祭拜,有的也會帶上孩子去祭拜,讓孩子也能了解自己家的歷史,同時也能讓孩子學習我們傳統的祭拜文化。
前去祭拜固然是好事,但是有時候你一不小心觸犯了忌諱,就有可能好心辦了壞事,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幾個祭祀的禁忌,希望大家以后有祭拜的時候不犯錯。
這第一點忌諱,也是比較重要的忌諱就是穿衣,穿衣服不能夠穿的太鮮艷。這一點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差不多都是這個要求。我們在葬禮上,傳統的孝服都是純白的,國外則是黑衣服。標準都是衣服不能太鮮艷。
祭拜上墳雖然不像是葬禮那么隆重,但也是十分重要的活動,為了表達自己對先祖的尊重,雖然不能穿白色孝服,但還是要穿素一點的衣服。黑色的衣服就是首選。
第二點忌諱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上墳的時候一定不能嬉笑打鬧。祭祀祖先本就是一個莊嚴肅穆的活動,要十分的嚴肅,保持嚴肅的表情也是對先祖的尊敬。這一點忌諱在小孩子身上觸犯的比較多,畢竟孩子天性就是貪玩,他并不能理解祭祀這件事情的嚴肅,有的孩子就有可能在上墳的時候嬉笑打鬧,所以這也是有些家庭祭祀的時候不帶小孩子去的原因。
第三點是禁食用貢品,這里所說的禁食并不是說,貢品祭祀完人不能吃,而是說的是祭祀完成之前不能夠食用,這里也跟家中吃飯,長輩不吃晚輩不能吃一個道理,這里體現的也是后輩對長輩的尊敬。祭祀完的貢品是可以吃的,有些地方還會把它們做成宴席,家中人們小聚一下。
這三條就是我們祭祀中最重要的三點,希望對大家都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