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大漲100%的超級龍頭 |
壟斷性成長造就超級牛股
●如果投資者希望能在相對短的投資期限內找到翻10倍的股票,主要的投資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前期業績很差、股價非常低但現在開始有復蘇跡象的公司,另一個是短期有爆發性增長且市場有持續高增長預期的公司
●基本面決定股價,賺錢效應引導增量資金
●我判斷公司的基本面是不是好,最主要的就是看公司的成長性是不是突出,是不是可持續,其次是看股票的估值基于它的成長性預期來說是否低或合理
嘉賓精彩觀點
●主持人:上海證券報 張勇軍
訪談嘉賓:
李念———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部副經理,具備13年國內證券投資實戰和研究、咨詢工作經歷和豐富的工作經驗。
主持人:我們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的話題仍然是如何尋找翻10倍的大牛股,套馬高手談選股秘笈。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題目呢?因為這和李念先生的工作有關,也和他的工作成效有關。
基本面決定股價
主持人:根據介紹,去年年底以來您為客戶推薦了很多好的股票,您能為投資者具體介紹一下嗎?同時讓投資者了解你的選股理念。
嘉賓:簡單地說是兩個方面,公司的基本面因素和市場的賺錢效應。我總結了一句話就是“基本面決定股價,賺錢效應引導增量資金”。
經過了四年的價值回歸后,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已經逐漸顯現出來,以申萬300為代表的一批重點公司的市盈率水平只有13-15倍,如果考慮股改對價10送3的因素,市盈率就會進一步下降。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我們當時覺得市場最大的機會主要就在于一批受益于外部環境的、具備國際比較優勢的高成長、低估值公司的價值重估。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從去年先是重點向客戶推薦了受益于國際有色金屬商品大牛市、擁有鋅礦資源的有色金屬資源股G宏達、G中金。
讀者:您認為,以基本面為主的選股思路和以前相比,是不是有了很大的變化?
嘉賓:確實是這樣,因為這個市場在不知不覺當中的確已經發生了很多很大的變化。從我本人的體會來說,我以前做自營投資,除了基本面因素外,我對市場資金流向、技術分析等也非常看重。但現在這些已經不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我認為決定股價的最根本因素就是公司的基本面。
什么是好公司
主持人:我們相信在選股方面,13年的市場磨煉使您已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那您是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值得看好?普通投資者怎么來判斷公司的基本面?
嘉賓:簡單地說,我判斷公司的基本面是不是好,最主要的就是看公司的成長性是不是突出,是不是可持續,其次是看股票的估值基于它的成長性預期來說是否低或合理。成長性一般的股票通常我興趣不大,除非是被過度低估的時候。而估值水平也很重要,如果成長性已被過度挖掘,那再推薦介入意義就不大了。
我推薦G株冶的時候,并沒有看到任何一家研究機構出報告,為什么我們當時看中它,就是由于在3月27日G株冶在上證報、中證報上都刊登了一則公告,公司2006年1-2月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380%。這個信息實際上非常清晰地反映出一點,鋅產業鏈的利潤已經從上游傳遞到下游的加工冶煉公司。我判斷這種收益的暴漲并非偶然所得。
關注壟斷性成長
讀者:您個人覺得,翻10倍的股票最有可能從哪種類型的股票中產生呢?
嘉賓: 我覺得從比較長的投資周期來說,投資者要找翻10倍的股票實際上就是去挖掘一些能夠持續增長的公司并長期持有。如果投資者希望能在相對短的投資期限內找到翻10倍的股票,主要的投資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前期業績很差、股價非常低但現在開始有復蘇跡象的公司,另一個是短期有爆發性增長且市場有持續高增長預期的公司。有時候兩者會出現某種程度的重合。
股價主要是由兩方面因素決定的,一個是公司的收益,收益越好,股價就越往上走;另一個是市場愿意給這種收益什么樣的估值水平。投資者有時候會難以理解,為什么這家公司增長率50%,但PE還不及另外一家增長率20%或30%的公司。實際上這是市場對于不同類型的成長性是否可持續的判斷所造成的。價值投資理論告訴我們,特許經營權下的成長性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成長性。換言之,壟斷下的成長性才是可持續的。如果一家公司的業務是壟斷的,它只要不斷擴張業務就可以不斷增加收益,這樣股價就會長期上漲。目前A股市場云南白藥、貴州茅臺相對比較高的估值水平,就是由于市場認為這些公司的品牌是不可替代的,是壟斷的,所以它的估值水平稍微高一點市場是愿意接受的。
讀者:您如何判斷股價是高了還是低了?
嘉賓:我覺得判斷股價是高還是低要把當前的股價和公司基本面應該反映的股價做一個比較,如果說它的股價已經反映了它的基本面,那股價是合理的,如果它的股價還沒有完全反映基本面,那股價屬于被低估,反之如果是過度地反映了基本面,股價就是被高估了。
有色金屬股還會漲嗎
讀者:有色金屬股還有戲嗎?
嘉賓:有色金屬股還有沒有戲關鍵是看它未來的基本面如何變化,根據我們的判斷,目前絕大多數有色金屬股今年的業績成長性是很好的,而且這種高收益水平完全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得以維持。因此,我的判斷是,有色金屬股在充分整理之后還會有機會,但眼前需要有一個充分整理的過程。
讀者:如何看待目前市場?對未來行情怎么看?
嘉賓: 今年的行情一開始是價值發現的性質,到了5月后,由于前期的賺錢效應過于強烈,導致了外圍的增量資金蜂擁而入,行情性質變成了價值投機,從而引發了調整。當前外圍的資金量很充沛,流動性過剩,資金面確實不用擔心,但是如果說因為資金多市場就重復前幾年的資金推動性行情,而不是基于公司基本面進行價值挖掘,那以后還是要回歸的。因此我認為行情在調整后將是結構性的機會,是理性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