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爾浪洼
在職場上,同事之間個性不同,與有些同事合不來很正常。
但是,個性不同,氣場不合,不代表不能一起共事。比畢竟與同事相處,是為了“能共事”,不是為了交朋友,因此你根本就不需要非要喜歡同事!
大多時候,彼此出現分歧,不見得是對方人品差,更多可能是大家的做事方法不一樣,思維邏輯不同而已。
因此,在與同事合作和共事的過程種,要盡量學會就事論事,不輕易對人下結論,也不要輕易品評對方的道德和人品,這樣不容易造成心結。
特別是越不喜歡的同事,越應該避免就工作之外的事情多想,或點評。這樣可以減少讓自己更討厭的機會。
在人際交道上,不必太過于敏感。也許,適當頓感一點,可能更加能幫助我們減少對同事的挑三揀四,或者不爽的情緒。
另外,在彼此合作過程中,不管在觀點上認同還是不認同,盡量給于積極正面的回應,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如果遇到同事抱怨,而你正好是他傾訴的對象,聽聽就算了,不必較真,也不必反駁。這類事情,往往是情緒居多,一陣風而已,過去之后,就會煙消云散了。
如果真的發生較大分歧,要好好表達,盡量爭取當面說清楚,并達成一致意見。如果兩個人都互相不能認同和調和,建議你們兩個人一起去找著上司解決。解決分歧和矛盾并不代表著要對抗,溫和表達也是可以解決分歧的。
如果有些事你沒有勇氣跟同事當面說清楚,那么,背過同事之后,也就不要去點評了。千萬不要搜集旁人對他的評價,并借此取暖。更不要去探聽對方的八卦或私人領域。
總之,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在與同事共事時,要學會盡量不要被與工作無關的情緒感染,乃至膨脹,防止無關的雜音影響你的理性思考,從而導致你無法進行專業判斷。
最后,我希望你能記住達·哈馬紹的一句話:對待他人應如同目的,切莫對待他人如同手段。特別是與每日朝夕相處的同事,更加應該如此。
作者介紹:古爾浪洼,工作二十年,足跡遍及珠三角、長三角。做過從工人到副總裁的幾乎所有職務。業余時間喜歡碼碼字,公眾號:xll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