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醬香型白酒的產地
茅臺鎮(zhèn) 醬香型白酒,以茅臺鎮(zhèn)的最為甘洌。茅臺鎮(zhèn)為黔北名鎮(zhèn),酒文化源遠流長,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zhèn)”。茅臺鎮(zhèn)美酒得以名揚中外,緣于其獨特的小氣候及地質結構:年平均氣溫16.3℃,年日照時數1400小時,無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地處大婁山脈河谷地帶,蘊涵豐富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物群,這一切造就了一個神奇的美酒之域。
赤水河 茅臺鎮(zhèn)釀酒取源赤水河,河水甘甜可口,由此釀出的酒尤為甘美。赤水河因水色赤黃而得名,是歷代釀酒技師口口相傳的美酒之河,也是我國有史記載最早的釀酒之地,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而東下”的詠句。
(三)醬香型白酒的原料 茅臺鎮(zhèn)釀酒原料為一種獨有的糯性高粱,俗稱紅纓子,其與其它高粱不同,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單寧含量2%-2.5%,截面呈玻璃質地狀,適于醬香型白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可保存其最佳營養(yǎng)價值。經古法釀制發(fā)酵,形成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釀出地道醬香美酒。
(四)醬香型白酒的工藝 歷經數百年的傳承與發(fā)展,茅臺鎮(zhèn)釀酒形成了季節(jié)性生產、高溫釀造、長年貯藏的獨特工藝。以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fā)酵、高溫取酒工藝為基石,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酒漿正好吸納四季之靈氣。此后酒漿再按輪次、酒精濃度、典型體、生產日期的不同進行分類,裝入酒壇長年貯藏,在漫長而神秘的生物反應過程中,各種有益的微生物盡數羅置于酒中,釀成地道醬香美酒。
(五)醬香型白酒三大保健特性
不上頭 醬香型白酒蒸餾時接酒溫度高達40℃以上,比其它酒接酒時的溫度高達近一倍,高溫下易揮發(fā)物質自然揮發(fā)掉得多,并且醬香型白酒需經過三年以上的貯存,貯存損失高達2%以上,易揮發(fā)物質再次被揮發(fā)掉了很大一部分,因此酒體中保存的易揮發(fā)物質少,自然對人體的刺激少,有益于健康。
酸度高 醬香型白酒的酸度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為主。根據中醫(yī)理論,酸主脾胃、保肝、能軟化血管。西醫(yī)也認可,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視酸的養(yǎng)生功能。
酚類化合物多 醬香型白酒的酚類化合物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趨向于選擇干紅葡萄酒,原因在于干紅葡萄酒含有較多的酚類化合物,有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醬香型白酒中酚類化合物是其它名優(yōu)白酒的3至4倍,可見醬香型白酒與干紅葡萄酒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