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挑食現象。”在孩子當中普遍存在。對孩子來說已經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在幼兒園進餐時也表現出許多東西不吃。
我班就有這樣一個幼兒,每當開飯的時候,看別的孩子吃得津津有味,他就皺著眉頭,對飯菜一點興趣都沒有,幼兒園的菜從來都不吃,就連飯也難得吃下,跟他的家長反映,家長說在家也很挑食,硬的東西啃不動,菜肉這些含粗纖維的東西咽不下,蔥蒜這些有味兒的東西吃了就愛吐,就連吃個肉饅頭也要吐餡,光吃皮,就連皮中夾雜的蔥葉也得從嘴里挖出來。由于對進食缺乏興趣,甚至產生了厭食的心理抵抗力弱,身體素質差,平時不愛動,上課也沒精神。由于經常生病請假很多時候不能正常來園學習。家長對此心急如焚,但又一想莫展了。
我認為孩子厭食的原因有許多。作為家長關鍵要做到以下幾點。
1、父母要以身作則
我在書上看到有專家指出,在糾正孩子的壞習慣之前,家長要首先糾正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以身作則。其中,爸爸的作用尤為重要。如果父親是個挑食的人,那么孩子多數也會挑食,因為“孩子們通常愛學習爸爸的行為舉止”。
2、創設輕松、愉快的進餐氛圍。
常愉快、贊許口氣稱贊“哇,××東西真香,真好吃”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孩子,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挑食什么都吃,天長日久孩子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常用“××東西有營養,寶寶吃了會長高,眼睛會變得很亮……”等語言或故事激勵孩子,進行心理暗示,讓孩子明白很多東西不是因為好吃才吃,而是因為有營養得多吃。
3、 運動是非常關鍵的。
他們在運動的過程中,一邊摸爬滾打一邊學習,不斷讓自己得到學習和適應。如果兒時缺少體育鍛煉,有可能會抑制大腦發展,造成學習障礙。
現在有很多家長,從孩子開始學習走路,就恨不得眼睛盯在孩子的身上,用充滿愛意的目光為孩子營造一個所謂安全的罩子。一旦孩子活動范圍超出這個罩子,家長就如臨大敵。你經常可以聽到“那里不能去,會摔跤的”“這個不能碰,會弄疼你的”……諸如此類的話不絕于耳。更有夸張的家長,竟然抱著孩子玩兒童滑梯;或者“畫地為牢”,警告孩子只可以在圈內玩耍,這樣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