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執行工作,去年可書可寫。”袁列彬是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他們正嘗試摸索執行資源整合,轉變由案定人的傳統方式。2014年江北法院執行案件2500多件,2015年達5000多件。
案件翻了一倍,執行法官人數翻倍了嗎?袁列彬說:“不能由案定人,案件翻番人就翻番,那是粗放方式。”案子翻一倍,人數卻不怎么變,背后有何玄機?
圖為執行法官搜查被執行人公司經營地并扣押被執行人財產。孫佳云攝
袁列彬認為,所有改革的核心,都在隊伍身上。因此重組人員構架,成了他的首要工作。 黃建清1987年進入江北法院,在執行局干了有20多年。從去年開始,他感覺工作節奏不一樣了。 “以前搞執行,法官單打獨斗。要出去貼公告、整理執行思路、查找財產線索,現在我每天只負責統籌安排外勤組工作:基本就是送達、查詢、扣劃,讓法官專心整理執行思路。”接手外勤組后,黃建清感覺事情多了,壓力卻小了。 黃建清負責的外勤組,是江北法院整合內部資源抓手之一。“以前執行法官單干,共用書記員,書記員應付不過來不說,法官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案子壓到年底抓狂。” 據袁列彬介紹,江北法院執行局共有40多人,他們把黃建清這樣的老法官用來帶隊,成立5個外勤小組,所有需法官外出的事務性工作由外勤組承擔。5個小組分5條相對固定路線,早上法官交辦事,外勤組統一登記,根據接辦事項統籌,5個小組5輛車,1車2人,一串一片,集約辦理。江北法院要求,執行法官要求的信息,外勤組在三天內必須拿回,凍結則需當天完成。 “喲,你怎么也來了。”經常這名法官剛從車管所查了出來,就碰到另一同事來查詢了。現在外勤組統一負責,執行法官得以徹底從繁雜事務中抽身出來。 劉成林2011年入職江北法院。2014年他辦了近300件案子,2015年辦了355件。 “今年一季度就破百了。不過今年在單位待的時間還更多了,不像往年老在外面跑。”劉成林說。外勤組讓執行法官從事務性的工作中脫離出來,劉成林現在主要專注四件事:制定執行思路策略,和申請人溝通,出重大執行現場和制作文書。 “現在閱卷時間充裕,看得更細,對被執行人的職業、背景了解更深,容易出思路。”劉成林說。 袁列彬表示:“現在執行法官基本一周出去不超過2次,以前為幾千塊錢就得出去跑一上午,80%時間在外面。當事人來院里基本找不到執行法官。現在法官在院里時間超過80%,能主動把當事人雙方約來法院溝通,涉執信訪都下降了。”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江北法院有3000多件執行案件吸收當事人和律師參與。王方伊是重慶鋒度律師事務所律師,法院開出的調查令幫了他委托代理人的大忙。 “判決生效后對方拒不執行,我們沒有對方財產線索,去銀行、稅務取證都比較麻煩。執行法官給我開具委托調查令,在稅務局只用了幾分鐘,就查到了對方納稅賬戶信息,并掌握了對方基本納稅賬戶,這個對他們威懾很大。因為對方經營中要通過公賬號完成走賬。很快對方就和我們達成執行和解。現在錢已基本到位。”王方伊說。 江北法院在委托律師調查的基礎上做出延伸,積極吸收申請人參與執行,提供可執行財產線索。 袁列彬說:“觀念轉變也是執行能力之一。實際執行中,即使我們窮盡手段,仍有執行不能的情況。因此把當事人請進來,一方面讓他了解執行進展,理解執行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監督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質疑。” 針對執行保全中銀行網點分散的現狀,江北法院與各大銀行協調,由銀行指定距離法院較近的網點,集中為執行法官辦理手續。執行人員只需批量攜帶文書至指定網點,即可將該銀行所屬的、開戶網點在重慶市范圍內的所有賬戶予以凍結。 針對執行案件大戶——車輛和不動產的保全工作,江北法院則根據數量多少,最終確定了保全車輛集中登記在重慶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車輛管理所第一、第二及第三分所,不動產集中登記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江北區及渝北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經江北法院與車輛管理所、不動產登記中心協調,車輛管理所和不動產登記中心將保全材料先行“留置”、集中批量完成保全后,法院執行人員在送達下一批保全材料時,把已辦理保全的回執取回,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1月至6月,江北法院保全執行財產線索3300條,同比增長22.7%。在工作人員未增加的情況下,人均執結財產線索550條,執結率同比增長23.6%。
(記者 陳小康 通訊員 鄧金鳳 張建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