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行程序中,很多當事人都有這樣的苦惱。費盡千辛萬苦,終于把官司打贏了,法院也判決對方進行經濟賠償。但是對方卻說自己沒錢,無法按照合同或者判決執行。那么如何能辨別被執行人是否有財產,從哪些蛛絲馬跡找到被執行人隱匿的財產線索?
首先需要明確被執行人的資產范圍,知道資產都包括什么,才能從不同的渠道找到這些資產的下落。被執行人分為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和法人的資產(財產)形態不一,數量大小有差別,但大同小異,基本類型是一致的。被執行人的資產(財產)包括:固定資產(動產、不動產); 現金;股權投資(上市公司股票、權證);所購有價證券,包括金融債券、企業債券;預付款;到期和未到期債權;其它應收賬款;無形資產,包括商標、專利、商 譽、著作權、版權等。
法院執行部門人員少、案件多,沒有足夠的人員和精力去自行一一查找,往往要求申請人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才能夠進行強制執行。如何才能查清被執行人轉移、隱藏的財產呢?申 請人往往委托專業律師調查被執行人財產線索,下面做一個簡單整理,希望那些被執行難所困惑的債權人能夠得到一點幫助。
1、申請人從自身處挖掘 :
申請人和被執行人雙方簽訂的合同、往來函件、傳真、以及經濟往來過程中,了解到的被執行人的辦公地點,或者住所所在地,聯系方式、動產不動產及各種收益、債權、銀行賬號等基本情況、財產保全的情況以及證明材料。這些都是可以追查到被執行人的行蹤,證明被執行有相應資產存在的線索。
除了從被執行人自身著手外,了解被執行人的配偶情況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夫妻具有共同財產,可以追加對方配偶為被執行人。通過了解對方配偶的姓名、有無固定工作單位以及收入情況,都是必要的準備工作。被執行人與其他人共有的財產,以及已設置了擔保或其他優先權的財產,也應當予以關注。
而且申請執行人應該明白舉證不能的后果,申請執行人若不能證明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人民法院會以被執行人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為由中止執行。律師要告知申請人的是,發現被執行人財產時,申請執行人有先行扣留的權利。所以申請執行人在發現被執行人財產線索的時候,除了可以告之法院,也可以行使先行扣留權,達到保全財產以供執行的目的。
2、通過案外人報告或懸賞舉報:
申請執行人可以通過一些方式方法,從和被執行人有關聯的第三方打探其債權情況。 申請執行人還可以申請懸賞執行。 如果因為找不到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人財產查找不到,而使執行不能進行時,申請執行人可以申請懸賞執行,來鼓勵有關知情人員提供被執行人現有的財產狀況或者其到期、未到期的債權。同時需明確告知申請執行人的是,若申請懸賞執行必須提出書面申請,講明獎賞方法及金額,并交納公告費。
3、從被執行人處取得:
(1)從互聯網等公開信息渠道獲取:通過搜索引擎非常容易就能獲取被申請執行公司開設的網站、微網站、微博、公眾賬號等,再通過這些宣傳渠道中了解被申請人執行人公司的地址、聯系方式以及其他財務信息。
(2)想法套取:想方設法獲得與被申請人執行人有業務往來的,或者屬于被申請執行人的其他銀行賬號。
(3)安排“線人” 進入被執行人單位。
(4)跟蹤被執行人出納,發現其帳戶上有錢的開戶行。
(5)關注被執行人門前經常停放車輛。
(6)搜索被執行人單位或家庭住址附近的銀行。
4、律師依法主動查明 :
律師可以依照法律,主動查詢相關財產線索,可以從工商檔案查詢被執行人開戶行、賬戶、賬號,股權、子公司、分公司、股東身份證號碼、居住地址、驗資報告股東出資是否虛假、到位,有無抽逃出資等公司相關設立信息。被執行人繳納水費、電費、稅款等信息可以去相關部門調取銀行賬號資料,知識產權可向國家商標管理局、專利局申請查詢,不動產的線索主要是到土地、房產、國有資產、林業等管理部門查詢。
5、申請人民法院簽發財產調查令 :
北京、上海、浙江、湖南、重慶等省市的部分或全部法院已經實行該措施。律師可以申請法院簽發財產調查令,持調查令去有關部門調取相關證據材料。對一些不能核實或因為客觀原因不能調查的財產線索,作為代理人應將財產線索提供給法院,積極協助法院調查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