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家莊在長治城南八華里處長陵公路西側。村里有兩座古廟,一座叫東泰山廟,在村東頭;一座叫西泰山廟,在村西頭。在亙古至今的歷史長河中,幾經王朝更迭與時代變遷,西泰山廟逐漸毀壞坍塌,現在僅存殘破不堪的大殿和搖搖欲墜的鐘樓。而東泰山廟卻在歷盡風雨滄桑之后,居然完整地保存下來,這實在值得慶幸!
東泰山廟規模龐大,氣勢恢弘,用料考究,建筑質量上乘,在當地是絕無僅有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建國初期便被列入地區重點保護文物,1960年又成為山西省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泰山廟原稱東岳泰山圣母廟,是祀奉東岳大帝的女兒碧霞元君的神廟。傳說東岳大帝法力無邊,統轄九千六百位各路神祇,掌管人間生死。其女兒在宋神宗時被封為 “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主司送子與接生,保佑婦女兒童幸福安康。
該廟始建于唐代,歷代曾多次修葺擴建。據記載,清嘉慶二十年,原潘等人捐資重修,光緒十二年三月十三日落成,同年十月塑像;順治末年,村民原時安增修三教堂;道光二十四年,貢生原士杰、生員原堉榮創建文昌閣,并刻石立碑。碑記曰:
原家莊廟會是每年農歷正月十八日,據說這天是碧霞元君的生日。聽老輩人講,過去東泰山廟聞名遐邇,香火鼎盛。每逢這一天,各地的善男信女成群結伙蜂擁而至。有求財者,有求子者,有祈福者,有祈壽者,有祛病消災者,有渴望得到功名利祿者,還有過去曾許下愿心,所求應驗后前來還愿者。他們虔誠地獻上供品,點燃高香,在威嚴的神像前三跪九叩。不敢大聲言笑,不敢妄思妄動,生怕褻瀆了神靈招來厄運。另外,廟院內外還有抽簽的、相面的、看麻衣相的、觀枚測字的等等,人們熙來攘往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