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談談鉆石和金剛石的名稱。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鉆石的原石。習慣上人們常將加工過的金剛石稱為鉆石,而未加工過的稱為金剛石(當然,有的金剛石不用加工便可應用)。鉆石是那些達到寶石級別的金剛石晶體切磨后的成品。所謂的寶石級別的金剛石,要達到一定的粒度、透明度和純凈度。
那么,什么是金剛石呢?簡單的講,金剛石是在地球深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是一種密度相當高的碳結晶體,化學式為C,與石墨同屬于碳的單質。
鉆石一詞的由來,與初期人們所知道它的一般物理特性有關。其英文名字Diamond一詞,最早來源于法文DIAMANT,而法文又是來源于古希臘文的ADAMANT一詞。古希臘文該詞的意思指磁石及堅硬的材料。十六世紀前,老法文的拼法演變為DIAMAUND,意思是指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大約到了十六世紀中期,英文開始以Diamond的拼法流行于世至今。
金剛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晶體形態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六面體及它們的聚合物,金剛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其硬度依次降低。純凈的鉆石無色透明,其它的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不同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它們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人們正是利用金剛石的晶體結構進行切磨,將其加工成一顆顆璀璨的鉆石。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已被世人廣泛接受,將堅不可摧的鉆石與終貞不渝的愛情聯系起來,使鉆石成為表達愛意的最佳禮物。有人相信愛神丘比特的箭尖是用鉆石做的,因此才具了征服愛的神奇力量。
截至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寶石金剛石叫庫利南,為3106克拉,即621.2克。體積約為5×6.5×l0cm,相當于一個成年男子的拳頭。它純凈透明,帶有淡藍色調,是最佳品級的寶石金剛石。庫利南不是一個完整的晶體,它只是一個大晶體的部分碎塊。庫利南被劈開后,一共磨成了9粒較大鉆石和96粒小鉆石,這105粒鉆石總重量1063. 65克拉,為庫利南原重量的 34.25%。由此可知,金剛石在加工成鉆石后,重量損失很多。九粒較大鉆石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也就是“庫利南1號”,重530.2克拉,為水滴形,琢磨了74個面。它也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鉆石,鑲在英國國王的權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重317.4克拉,外觀方形,磨有64個面。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鉆石,鑲在英國王冠下方的正中。其它7粒重量分別為94.4、63.6、18.8、11.5、8.8、6.8及4.39克拉。
金剛石除具有觀賞性而用于首飾、收藏等用途以外,還具有廣泛的工業用途,利用它的硬度,可以制作各種切割、研磨工具,根據它的導熱及光學性質,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以及軍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