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包子幾乎家家都會吃到,有人出去買,有人自己做,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發現現在身邊很多人都很有興趣自己蒸饅頭,可能是想從中獲得一些成功感,也可能是覺得親手做得更好吃,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愛親手制作的人越來越多,不知道你是不是其中一人,現在還有哪些方面掌握不好?
發現身邊很多朋友做不好蒸饅頭,那是因為一些簡單的操作沒有做到位,比如酵母粉放的量不對、面沒發好就做饅頭胚等等,那么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
所以這次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發面的小知識,非常實用,值得看看。
1.白糖多了,加入的糖過多,會使酵母菌大量失水失去活性而導致發酵失敗。
2.水溫高了,溫度不能超過40度。否則酵母會失去活性,也就是俗話說的被燙死了。
3.酵母少了,一般在夏秋2季,500克面粉對應3克酵母即可,春冬兩季,500克面粉對應5克的酵母即可。面粉和酵母粉的比例是100比1,比如面粉500克,酵母粉5克;面粉300克,酵母粉3克,這樣以此類推就可以了。
4.酵母菌發酵的適合溫度是20到40度之間。
5、酵母廢了,大袋酵母一次用不完,封口處沒有扎緊,導致酵母失去活性。
6、酵母不勻,和面期間,酵母攪拌不均勻,導致發酵失敗。
7、放水不能太多太少,500克面粉,放240克到260克的水,這個配比是最合適的。
1.活化酵母
把酵母放在小碗里,加少量白糖,再加適量30到40度的溫水,攪勻至白糖融化,然后靜置一會,等表面出現許多泡沫的時候,就說明酵母已經蘇醒了。
2.調整發酵溫度和時間
室溫在20到30度之間的情況下,面團基本上1小時左右就發酵完成了。當室溫低于20度的時候,面團可能需要2小時左右才能發酵完成。當室溫低于10度的時候,咱們就必須考慮采用保溫措施了, OK.
就是把盛放面團的容器放在30到40度的溫水鍋里,蓋上鍋蓋保溫;或者把盛放面團的容器放在泡沫箱里,并在旁邊放一碗熱水,蓋上泡沫箱保溫。
3.什么狀態才算是發好了?
當發面團和沒發之前相比體積有兩倍大了,并且扒開之后有很多蜂窩,聞起來沒有什么味道,說明發好了。如果面團只變大了一點點,幾乎看不到蜂窩,說明還沒發夠時間,或者發了幾個小時,面團都沒發好,也可能是再也發不起來了,酵母粉過少或者酵母粉失效的問題。
如果面團變得特別大,聞起來有酸味,說明發過了,這種情況需要加堿面中和,不過盡量不要發過,注意觀察更好。
1.在沒有發好的面團上按一個坑,往坑里倒少量白酒,用濕布捂10分鐘左右,面就能重新發起來。
2.在面團上挖一個小洞,然后倒入適量的白糖,再蓋上濕布捂10分鐘左右,接著把面團和一盆開水一起放入烤箱中發酵,等待一個多小時左右就能發好。
3.可將面團上屜,在蒸鍋中間放上一小杯白酒,這樣面團同樣會重新發起來。
4.可在面團里放一些食鹽和白糖,反復揉搓,用濕布捂10分鐘左右,面也能重新發起來。可再加入一些酵母和面粉,重新揉面。溫度過低導致發不起來,可將面團放在恒溫25-30度的環境中,能較快發酵。溫馨提示:面團和面時一定要用溫水。
在發面之前咱們先準備一下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先準備兩個碗,接著再準備三克酵母粉,10克白糖,一勺豬油,適量的白醋,300克面粉,保鮮膜,最后再準備適量的35度的溫水。準備完這些工具和材料之后,咱們就開始這個小竅門的操作吧。
先把準備好的兩個碗取出來,向里面分別倒入35度的溫水,倒入溫水之后咱們向其中一個碗中加入準備好的三克酵母粉,然后再加入10克白糖,將它們充分攪拌均勻。可能有朋友就會問了,為什么要用溫水,因為溫水能夠充分激發酵母的活性,加入白糖可以充分促進酵母發酵。
加入酵母粉和白糖之后咱們再向里面加入一勺豬油,然后用筷子將它們充分攪拌一下,一直攪拌到豬油化開。這個時候肯定也有一些朋友又會問,為什么要加入豬油呢?因為加入豬油之后可以使蒸出來的饅頭暄軟香甜。
接下來咱們再將另一個碗取出來,向另一個碗中倒入適量的白醋,倒入白醋能夠使面團產生氣泡,倒入白醋之后將它們攪拌均勻就可以了。把準備好的300克面粉放到一個大碗中,倒入酵母水和面,一邊倒一邊攪拌,將它們攪拌成絮狀,溫水可以把酵母粉化開,這樣和面之后非常均勻。
加入酵母水并攪拌均勻之后咱們再把白醋溫水也倒進去,然后將面粉攪拌成絮狀,下手揉成面團,把揉好的面團就放在這個和面的碗中。在揉面團的時候要多揉上一會,這樣會使蒸出來的饅頭更加暄軟。揉好之后裹上保鮮膜,放到有陽光的地方10分鐘。
10分鐘的時間到了之后,咱們就可以將保鮮膜打開了,這個時候看一下面團就已經完全餳發好了。將餳發好的面團放到案板上揉搓排氣,然后搓成長條,切成相等的面劑,再將每個面劑都揉圓做成饅頭狀,饅頭生坯做好之后放到一旁二次餳發10分鐘。
10分鐘以后,咱們將饅頭生坯放到蒸鍋中,每個饅頭生坯之間要留下一定的空隙,蓋上蓋子用大火蒸20分鐘,然后再燜5分鐘,時間到了之后關火取出就可以吃了。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10分鐘發面的小技巧,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