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辛饒彌沃如來佛在《光榮經》中云:“心是一切的種子。”那么,為什么辛饒彌沃這么說呢?大家應該想一想,我個人的理解,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從心而生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心的話,再也活不起來,再也無法做任何事情,所以沒有心的話,任何事情都不會發生的。心是一切經驗的基礎,它創造了宗教,創造了科學,創造了哲學,創造佛教;創造了快樂,也創造了痛苦;創造了生,也創造了死,誰也比不上心的能力。如果沒有心的話,不會有人民的生活、也不會有宗教的信仰、科學的推測、哲學的邏輯以及佛學的理解。也不會有快樂和痛苦,萬法都是我們的心創造而來。所以快樂及痛苦等萬事萬物來源于心,因為都是從心而生的。
那么,我們的心有多少層面呢?心有很多層面,但總的來說,凡夫心和清靜心兩種。凡夫心如大海飄動波浪時候的水,清靜心如大海平靜而沒有波浪時候的水。大海波浪時候的海水和沒有波浪時候的海水都是水,但凈和不凈有區別。凡夫心和清靜心都是心,但靜和不靜有區別。我們的心本來就清靜的,如大海的水清凈一般,大海的水本來就清凈,但凡夫心和偶然出現的煩惱就像風浪,搖動大海,把泥土和灰塵吹到海里,海水染污了泥土和灰塵,清水變成了泥水,再加上凡夫心被執著不停的搖動,就像海水動搖一般,見不到本來面目以及清水,我們的心也一樣,本來就很清靜的,但擁有分別觀念、相對觀念、執著外物,我們的心被觀念和妄想染垢了,所以變成不清靜了。清靜心變成了凡夫心,就像一位心地善良的男兒,長久跟惡人來往的話,吸收惡人的習慣,他也會變成惡毒人,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在外界因素、習氣和行為約束的影響下,會執著、思考、欲求、暴怒、分割,所以心就不停地改變、搖動和移動,就象風暴浪濤中的海水,無法平靜,無法穩定。若想見清水,就要風平浪靜,大海自然就安靜及穩定,泥土就慢慢沉下去,清水就慢慢上來,才能見到清水,我們能放下妄想以及我執的話,我們的凡夫心也安靜下來,清靜心自然而然就出現。
凡夫心有很多層面,但總的來說,凡夫心可分惡心和善心。惡心如黑云,善心如白云,黑云和白云都是云,善心和惡心都屬于妄想,妄想遮蔽我們的智慧及佛性,如我們的佛性就象光芒四射的陽光和廣闊的天空,但黑云白云都同樣的遮蔽與蒙蔽陽光和天空。要露出陽光和天空,必須要強大的風把云吹走,才能看到陽光的笑容和藍藍的天空。那么,我們怎么才能認識自己的佛性呢?目前我們的心是惡心,就象黑云,因為五毒、執著、自私及煩惱染垢我們的心。黑云轉變成白云,白云在空中消失,才能見到陽光和藍天,我們把黑心要轉變善心,善心歸入清靜心,才能見到自己的佛性,我們要應用特殊的法、殊勝的引導、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某種啟發也可以為我們揭開且瞥見心的本性。
那么,我們的心為何痛苦呢?世界上力量最大的就是心,速度最快的是心,無法控制的也是心。所謂的善運和惡運,善業和惡業都是從心而生的,所以善惡的種子也是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痛苦和快樂的經驗,但很多確實不知道善心帶來快樂,惡心帶來痛苦。特別我們痛苦的時候,感受痛苦的滋味,但是沒有去觀察痛苦的緣起,更沒有去觀察痛苦是誰帶來。所以你永遠離不開痛苦的牢房。
如果你想離開這個痛苦的牢房,第一,你首先要知道誰在受痛苦。第二,必須要了知誰帶來的痛苦。第三,必須要挖出來痛苦的根源。在日常生活中和無常的生死輪回之中,人們的心底埋藏著“我”和“我的”念頭,這些念頭遮蔽自己心的真性。“我”和“我的”念頭是“我執”,“我執”產生的習氣、煩惱和痛苦。“我”不真實存在,也不是固定的,并不是獨立的實體,但凡夫心執著并以自我為堅定的對象。萬事萬物互相依存而沒有真正獨立的性質,但我們把“我”當成真實存在的獨立實體,而事實并非如此。我們把我當成真實存在的看法去執著,我的房子、我的金錢、我的兒孫、我的家庭、我的美麗等,那時候,心開始起分別,說“我”喜歡這個,或“我”不喜歡那個。這個是好的,或那個是不好的,那時侯我執已經創造了痛苦的源泉,痛苦從此就會尾隨而來。譬如,你自己喜歡的東西失去它而感到沮喪,不喜歡的東西出現而帶來恐懼,這些思緒把我們的心繃得越來越緊,痛苦一個接著一個,就像千里流下來的瀑布一樣,這些痛苦讓你進入輪回的大海,在輪回的大海里受痛苦者是我,帶來痛苦者也是我,痛苦的根源也是我。那么,我是誰?我在那里?我是什么樣子?我從那里來?任何人只要了解這一點,那時侯,你沒有痛苦,心會安靜下來,因為,受痛苦者是你的心,帶來痛苦者也是你的心,痛苦的根源也是你的心,你挖出來痛苦的一切,你的心一定會安靜下來,我們放松那些我執與執著,當我們放松時,就可以發現我們平靜的中心,并變得越來越快樂、越健康。也發現心安詳的能力則完全在我的掌握之中。心的真性,其實是安詳而開悟的。
了解這一點,就已經踏上無我的智慧光明的路,這是苯教的真理,苯教的真理可分絕對真理和相對的真理,絕對的真理就是真諦,從真諦的角度來看,心和宇宙的真性是開悟、安詳、圓滿的。心的真性與本性是佛性,就是開發的,覺悟的。相對的真理就是俗諦,我們的本心是無取無舍的,但世俗的心在整個日常生活中,沒有能力破除我執的妄念之心,心跟隨無明及我自的虛幻心,執著萬法,在世間變動無常的生死輪回中,人們就像藝術人唱歌跳舞一般,心放在世間假象的物資上,在這個世界上所經驗到的,無非是苦、無常和迷惑,因為真性及佛性已經被我執所產生的習氣和煩惱所遮蔽,遮蔽的方法是無窮的,就像藝術的變化無窮,《耳傳經》云:“本身無取無舍,但人們沒能破除自我,執著萬法,產生萬物實有之觀念。如同藝人唱歌跳舞般,本人沒有變動,但藝術變化無窮。”所以我們的心接受痛苦的。當我們證悟到佛法所講的真諦道理及正理時,無明和執著自然消失了,從內心中找到真正的大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