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網絡詞巨嬰是什么意思
自稱寶寶的成年人
問題二:對于巨嬰該怎么理解?
巨嬰有很多可怕的心理,其中最主要的的兩個特質,一是“全能自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這是一種非常有殺傷力的病態。它導致一個人把全世界都當成自己的所屬品,不能平等對待別人,甚至不把其他人當做生靈,這種心理其實是嬰兒早期都會存在的一種心理,它在教育學中被叫做“自我中心化”。
二是“偏執分裂”,他們滿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脫離現實。有巨嬰心理的人一方面內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卻很脆弱。內心的牢固是為了保護其脆弱,所以他們不能接受質疑,一旦受到質疑就會強烈抵觸;不能接受非自己預期的對待,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會陷入憂郁;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內心就會破碎。只有擁有這兩種特質的成年人,才能被稱為巨嬰心理。
問題三:巨嬰是什么意思
對出生時體形體重比一般嬰兒大的嬰兒的稱呼
問題四:什么是巨嬰父母?
在中國,這樣的父母有很多,心理學上統稱他們為“巨嬰”父母。
什么是巨嬰呢?簡單而言就是明明身體上已經成年,但仍然還是保持著嬰兒的心性,是沒有完全掙脫臍帶的大人。人在嬰兒時期會有一種“我即世界”的感覺,只要我哭,就會有吃的,只要我想要一切,就會有一切。
巨嬰們拒絕長大,仍然把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應該是圍著我轉的,我主宰著這一切,把想象當成現實,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處于一種“全能自戀”的心理狀態,他們希望掌控一切,如果事情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就會充滿焦慮,暴怒發狂。而巨嬰父母,害怕失敗控制欲極強,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事無巨細的“聽我的”,“我說了算”“我做主”“我是為了你好的”,巨嬰父母往往會培養出另一個巨嬰,進入一種惡的循環當中。
孩子自我認知過程
6個月到1歲是后是嬰兒區分自我和他我的關鍵時期,6個月前,孩子認為自己和世界是一體的。6個月之后,孩子開始擁有自我意識,認識到自己與這個世界的不同,跌跌撞撞的開始去試圖去接觸這個世界,在接觸世界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逐漸意識到自己和世界的界限,自己需要去適應世界,這是一種嬰兒健康的心理成長狀態。但,如果這個時候巨嬰父母強行包辦孩子的一切,不放任孩子接觸外界,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得仍然活在一種世界圍著我轉的自我滿足里,就會使得嬰兒產生一種“世界一切都是圍著我轉”的錯覺。這種巨嬰意識會根植于孩子的潛意識之中,讓孩子養成以自我是世界中心的錯覺,缺乏挫折意識,遇到小事就懷疑人生,沒主見,難以交到朋友,難以融于社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被父母強行控制的孩子
巨嬰父母喜歡以愛控制孩子,他們認為自己生下了孩子,給了孩子生命,孩子一切都需要聽自己,他們完全控制著孩子的成長,要求孩子按著自己的想法成長,大到人生選擇“你要代替媽媽實現自己的理想”,小到穿衣吃飯“有一種冷叫媽媽感覺你冷”,都要求孩子按著自己的模型完全成長。巨嬰父母往往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真正的愛不是控制孩子,而且愛他尊重他,理解他,給他足夠自由成長的空間,多給孩子人生一些留白,給孩子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真正的愛,是放手,是離開是信任。
正如同紀伯倫在《先知孩子》中所的那樣“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
問題五:巨嬰是什么 10分
成人的外表,嬰兒的思維模式。沒有從母愛中脫離出來,需要母親般的照顧和管教
問題六:什么是巨嬰心理?
是心理滯留在嬰兒水平的成年人,可稱為巨嬰。巨嬰有很多可怕的心理,如偏執分裂、非黑即白、你死我活、你我部分、把想象等于現實等等,而其中最原始,也最可怕的,當屬全能自戀。成年人的全能自戀,是非常有殺傷力的,這會導致一個人將其他人和萬物都當做自己的棋子來對待,而不能將對方視為生靈,但這種心理,其實是嬰兒早期都具備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