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余比率
結余比率結余/稅后收入。參考值:≥30%。結余比率≥30%表明您的控制支出和儲蓄積累的能力是較強的,這部分可用于投資來增加您的凈資產規模。
2、投資與凈資產比率
投資與凈資產比率投資資產/凈資產。參考值:50%左右。既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這樣既能保持合適的增長率又不會有較大風險。
3、清償比率
清償比率凈資產/總資產。參考值:60-70%。如果偏低說明債務過多,一旦出現債務到期收入下降,就會資不抵債如果偏高,說明沒有合理應用應債能力提高個人資產規模,需要進一步優化。
4、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總資產。參考值:﹤50%。公式看出它是與清償比率為互補關系,其和為1,同樣反映綜合償債能力。
5、即付比率
即付比率流動資產/負債總額。參考值:70%左右。偏低意味著在經濟形式不利時無法迅速減輕負債規避風險,偏高則是過于注重流動資產,綜合收益率低,財務結構不合理。
6、負債收入比率
負債收入比率當年負債/當年稅后收入。參考值:35%。過高容易發生財務晰。也就是說,對于有房貸按揭的家庭而言,月供最好不要超過純收入的1/3,但事實上中國大批房奴都突破了臨界值,達到66%的均值。
7、流動性比率
流動性比率流動資產/月支出的比值。參考值:3左右。即保持家庭每月開支的3倍作為日常備用金。
8、保額比率
保障險保額個人稅后年收入×10。即保障險要保證萬一家庭成員喪失了勞動能力,10年內家庭收入不會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