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鍛煉特定的格斗素質.(力量\速度\彈跳力\膝蓋的強韌度\耐力\心肺功能\身體硬度\平衡感和重心感\協調性\耐痛性).這些基本素質加上熟練的技術造就了一個個冠軍
空手道
我認為空手道在世界格斗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不是在于它技術體系多么優秀,而在于它的傳播方式和影響力.
以下是我看到的訓練內容
跑步(基礎)
馬步沖拳(基礎)
練習者肩扛一位伙伴練習進退樁功(不錯的練習)
兩人對頂練習對抗的力量
兩人動作擊打動作對抗練習(保持輕強度,練習動作適應性)
擊靶(活動)陪練渾身帶滿護墊喂招
拳腿綁上皮筋,一端系在固定物上,練習抗阻打靶
扛棍蛙跳
跳臺階
持啞鈴高速抬腿(肌肉耐力和爆發力練習)
所有人仰臥成一排,讓人從腹部踩過(腳踩腹部)
仰臥舉腿,同時接受棍棒擊打小腹
拳撐地俯臥撐(練習拳面硬度)
持輕啞鈴出拳
練習者跪地,陪練使用低掃和膝法,練習手部防御技巧
引體向上\臥推(半程)\推汽車
卷木棍(掛鐵片)練習碗力
空練拳腿組合.
步法移動訓練:雙腳并攏,利用前腳掌和腳趾的力量以身體重心為圓心跳圓圈.
876(網友):極真訓練分兩種,
一種是傳統空手道訓練,
模式和TKD差不多,開始結束都有禮儀,教練用日語發出口令,練習分熱身,基本功,套路,實戰四部分.我們俱樂部是練習時間是周1,2,4,周1注重套路,基本功, 周2注重拉筋和柔韌技術訓練,周4注重格斗技術.另外一種是針對比賽的訓練是針對比賽的練習,和散打,泰拳的練習模式差不多,打沙袋,雙人互打靶,實戰等.極真的比賽模式是一本制,所以無氧體能訓練非常重視,幾組2,3分鐘的打沙袋沖刺是訓練開始和結束必不可少的項目.我們俱樂部訓練時間是周3,5,日,周3是技術和實戰,一般要打每輪90秒的60輪,分10次打,周5是混合型練習,周日是體能練習,打沙袋沒完,中間要要做俯臥撐深蹲什么的. 極真訓練特點是沒有人掉隊,統一行動,偷懶特別顯眼,不容易偷懶
泰拳訓練(泰拳的訓練條件非常簡陋,比較適合普通人的條件)
打沙袋
跑步 打靶
仰臥起坐
爬繩索(練習背力和上肢力量的好方法)
叼掛著重物的繩索抬頭(練習抗擊打能力)
杠鈴彎舉(自制杠鈴,用水泥塊)
在輪胎上練習步法(步距和彈跳力)
握小啞鈴打拳
拖輪胎跑步
端一盆水,雙手打水花,低頭保持睜開雙眼(聽說是練眼力,遇到攻擊不眨眼)
打用繩栓的檸檬,練習距離感和反映.
防守陪練的大桿攻擊
陪練拖住練習者的一條腿跑,練習者努力保持平衡(出腿的平衡性)
還有肘砸椰子,腿踢芭蕉樹段(非大樹)等等
泰拳手特別注意擊影練習(出空拳腿,練習發力)
泰拳手賽前會在身上涂上一層藥油,可以讓肌肉松弛,同時有火辣辣的感覺
泰拳兄(網友)接受過泰拳訓練某天計劃
泰拳業余訓練
跳繩15分
空踢15分
技術配合聯系30分
條件對抗30分
沙袋踢打40分
抗打和素質訓練20分
放松泰國按摩10分
下午午睡1個半小時
踢靶
拆招40分
身體素質訓練20分
聽音樂放松15分
散打國家隊的集訓內容是
一\打靶,2分鐘一組打10組,一分鐘一組打十組,中間沒休息.
二\拉體力,一天 800米,沖5次,400米,沖5次(是限定時間的沖)
三\對戰,進行特定的戰術組合和打擊對抗練習.
"摸摸拳"李杰,每天訓練完畢減輕4公斤體重.考慮到他6%的體脂指數,流的都是水份,其他人訓練后流汗更多.可見強度之大.
小溫候網友提供的柔道力量訓練
杠鈴片涮腰、扭腰起身(扛杠鈴),站立胸前快速平推(有的叫高飛),杠鈴快速彎舉等等
技術訓練
墊步抽腿,抽腿(我不知該怎么形容),足車、背負投、大外刈等動作的半程動作,受身,前后滾翻,魚躍翻等等
個人認為,武術練習者最重要的力量練習部分是
1、手腕(同時可以練習前臂力量)啞鈴腕彎舉。手腕是擊打的主要受力部位,打過拳的都知道,拳手手上的繃帶主要作用是固定腕部,而不是保護拳面。
2、膝蓋的強韌性(發力的主體部位,也是很容易受傷的部位,強韌的膝蓋也是有力踢腿和跳越的保證)。練習時正好可以練習大腿力量(全身最有力的肌肉)。蛙跳,深蹲。
3、背部力量。打拳時的重要參與部位,有話說“拳腳打人,臀背發力”。方法前面說的掄大錘的訓練,和簡單的引體向上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