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辦公室的茶幾上,一直放著4罐百X可樂。還是去年某次點外賣送的。
很多外賣都有飲料送,你可能因為是免費的,又不想浪費,即使沒那么喜歡,也打開喝了,尤其是夏天。
但這種免費是有代價的!
美國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證實:常喝含糖飲料增加早死風險,喝越多,風險越大,尤其是女性。
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官方雜志Circulation上。
飲料不健康,很多人都知道。
除了增加蛀牙風險,以往的研究顯示,含糖飲料的攝入,與肥胖、2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風等疾病密切相關。
但飲食男女們可不管這些科研結論,對肥宅快樂水的熱情絲毫不減。
美國的調查數據顯示,成年人中,飲料貢獻了每日能量的6.5%; 年輕人更是高達9.3%(男性),和8.2%(女性)。
為了讓人類戒掉飲料,科學家們真是操碎了心。
這次,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Vasanti Malik研究員和她的同事們,做了大動作,他們搜集了11萬8千多人的健康數據,以調查長期喝含糖飲料是否會增加死亡風險。
其中女性80647名,隨訪34年;男性37716名,隨訪28年。隨訪開始時,都沒有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癥。
隨訪期間,有30%的人死亡(7896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2380人死于癌癥)
結合他們的飲料消費情況,哈佛的科學家們得出以下結論:
1.含糖飲料喝越多,早死風險越大;女性中更明顯。
與每月喝飲料小于1次的人相比:
每月喝1-4次,早死風險增加1%
每周喝2-6次,早死風險增加6%
每天喝1-2次,早死風險增加14%
每天喝2次以上,早死風險增加21%
▲ 含糖飲料消費頻率與全因死亡風險
圖:參考資料[1]文內表格截圖
2. 經常喝飲料的人,死于心臟疾病風險的更高。
與不常喝飲料的人相比,每天喝2份以上的人,因心臟病早死的風險高出31%;每多喝1份,風險增加10%
▲ 含糖飲料消費頻率與心臟病相關死亡風險
圖:參考資料[1]文內表格截圖
3.常喝飲料也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中等水平增加)
糖不健康,用非糖類人工甜味劑代替,是不是更健康的選擇呢?
這個研究也發現,如果把每天一瓶的普通可樂,換成無糖可樂,早死風險的確降低了。(全因死亡降低4%,死于心血疾病風險降低5%,死于癌癥風險降低4%)
但如果不止1罐,故事就不一樣了。
在女性研究對象中發現,每天喝「無糖」飲料超過4罐,全因死亡以及心臟病導致的早死風險都增加了。
所以,人工甜味劑的風險雖然低于含糖飲料,但也不能放任多喝。
其實,關于非糖人工甜味劑對健康是否有意,一直存在爭議。
此前,世界衛生是組織委托德國弗萊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現有的針對非糖甜味劑的研究進行了回顧分析[2],結論是:沒有可靠證據證明,非糖甜味劑能改善健康、幫助減肥。
所以,醒醒吧你,代糖不是避難所!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吃精制糖的數量不超過50g,最好能控制在25克以內。
含糖飲料是精制糖的一大來源,有時候喝一瓶就會超標。
除了常見的可樂,還有很多:果汁飲料、運動飲料、乳酸菌飲料、奶茶、涼茶、早餐奶等調制乳飲料、椰汁杏仁露等植物蛋白飲料、檸檬茶等茶飲料……
管它加了益生菌還是蜂蜜枸杞金銀花,最健康的飲料還是——白開水。
下次吃外賣,記得對店家說:
請別再送我免費的廉價糖水了!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獲益
[1]Vasanti S. Malik , Yanping Li , et al. Long-TermConsumption of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isk ofMortality in US Adults[J] Circulation. 2019,139:00–00.
[2]TOEWS I, LOHNER S, K LLENBERG DE GAUDRY D, et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take of non-sugar sweeteners and health outcome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randomised and non-randomised controlledtrial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J]. BMJ, 2019, 364: k4718.
編輯 | 山楂
設計 | 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