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乾隆 仿汝釉花囊
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位于今河南省寶豐縣境內(nèi)。汝窯在北宋后期元祐至崇寧間二十多年,為宮廷燒制,由于時間短,制品較少,故汝窯器珍貴而稀有,據(jù)統(tǒng)計傳世品不到百件。
汝窯器物有盤、洗、碟、瓶、盤托、水仙盒、三足奩等品種,造型秀美,胎質(zhì)細(xì)膩,呈香灰色,釉以天青色為主,釉面勻凈滋潤,開細(xì)小紋片。在宋代青瓷中,汝窯被推為首位,有“汝窯為魁”之說。
清 雍正 仿汝釉瓷五管瓶
汝窯器清淡含蓄的藝術(shù)風(fēng)格為后世所推崇,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窯開始仿制汝窯器,宣德時期有碗、盤、杯等制品,只模仿汝釉,造型則為宣德時期常見的器物。
清 汝釉 瓷百摺魚缸
清代景德鎮(zhèn)御窯廠從雍正一朝開始大量仿制宋代汝釉瓷器,以雍乾兩朝水準(zhǔn)最高, 修胎規(guī)整,胎灰泛褐,似宋器的“香灰胎”。造型襲古又有創(chuàng)新,器物外底多有以青花書寫或以鐵錐刻劃的本朝篆體年款。
宋代汝器多小件,雍正仿汝其造型多為瓶、罐、尊等大件器。宋汝釉面厚潤無光澤,有失透感,清雍正仿汝釉面玻璃質(zhì)強(qiáng),光亮瑩潤。
雍正瓷器因造型和裝飾工藝在仿古方面達(dá)到了高潮,尤以仿宋代五大名窯的色釉達(dá)到了“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
明宣德 仿汝釉盤
高4.2cm,口徑17.6cm,足徑11cm
盤撇口,弧腹,圈足。通體及足內(nèi)均施仿汝釉,釉色灰青閃藍(lán),滿布細(xì)碎的紋片,對光斜視,可見釉面泛起橘皮紋。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明代仿宋官窯器一般只注重仿宋器的釉色而不太注重仿其造型,故少有亂真之作,如此盤除釉色貌似宋汝窯器外,其造型和歀識都顯示出宣德官窯瓷器的特征。明代仿汝釉瓷僅見于宣德官窯。
明宣德 仿汝釉蟋蟀罐
高11.2cm,口徑13.6cm,足徑13cm
罐口底徑度相若,直口,深弧腹,玉璧形底。外壁施天青色仿汝釉,釉面瑩潤,開細(xì)碎片紋。外底署青花楷書 “大明宣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在明代,景德鎮(zhèn)窯仿燒宋代名窯瓷器始于永樂時期,仿汝釉只見有宣德時期的制品。宣德仿汝釉器有雞心碗、盉碗、菱花式洗、蟋蟀罐、盤等,釉色有淡青和天青色,施釉肥厚勻凈,開細(xì)小紋片,釉面橘皮紋明顯,外底多署當(dāng)朝年款。
清雍正 仿汝釉犧耳尊
高64公分, 口徑26.5×19公分,足徑31.5×24.5公分
器為仿漢代銅壺的形制,頸飾對稱雙犧耳,腹部飾凸起格形紋帶。通體施仿汝窯天青色釉,釉面密布細(xì)碎開片,外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此尊形體高大,古樸凝重,汝釉淡雅清麗,為清代雍正仿汝窯的精品。
清雍正 仿汝釉石榴尊
高17.5公分,口徑7.5公分,足徑6公分
尊呈石榴形狀,五瓣花口外撇,短束頸,圓腹,臥足,足端涂褐色護(hù)胎釉,外底心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通體施仿汝青釉,釉面遍布細(xì)碎開片紋路。
此尊造型即模仿人們喜聞樂見的石榴,俊秀的形體與淡雅的仿汝釉搭配,別有韻味。
清雍正 仿汝釉圍棋體
高11.6公分,口徑13公分
器呈缽式,斂口,圓腹,弧底,上置蓋。通體施仿汝窯天青色釉,外底刻“雍正年制”四字二行篆書款,外環(huán)以五個支釘痕。
此器不重裝飾,以造型和釉色取勝,展現(xiàn)出雍正時期瓷器清麗秀雅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雋秀的造型和淡雅的青釉完美結(jié)合,相得益彰,以巧奪天工之作。
清乾隆 仿汝釉花囊
高13公分,口徑5.8公分,足距8.5公分
花囊盤口,束頸,扁鼓腹,平底,底下承以三乳狀足。肩部對稱置雙系,腹下凸起一周12個乳釘。通體施仿汝釉,釉面有細(xì)密開片紋。底心內(nèi)凹,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器為插花器物,因形似魚簍,故又稱魚簍尊。器形始見于雍正朝。
清乾隆 仿宋汝釉圓洗
高5cm,口徑16.7cm,足徑8.7cm
(圖文來源見水印)
洗圓形,敞口,直壁,口沿下及近足處各有一周凸棱,圈足。通體施天青色仿宋代汝窯釉。底有9個支釘痕,中心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