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數據會說話。
行至轉彎路口,管理14萬億資產的信托業,一年一度的財務報表無疑是全方位了解各公司生態的重要窗口。
事實上,除了資產規模、營收、凈利潤等常規數據,仍有諸多細化指標,耐人尋味的地方觸目皆是,不乏暗藏各種行業秘密和情緒:依賴于銀行體系生存的無奈,剛性兌付帶來的兜底壓力、不同公司基于歷史或現實原因選擇的個體化展業路徑,其中都可略見端倪。
關于年報的精細解讀系列,21信托研究院此前已推出多年,今年的專題我們將分為上下兩篇,本周我們將以目前已經出爐的67份年報為起點,洞悉“異動指標”背后的業態邏輯。而下周,我們還將繼續管窺年報中深度隱匿的幾項重要信號,以期用理性的觀測為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拋磚引玉。
導讀
上述增速最快的萬向信托本身基數較小,2013年管理信托資產160.17億元,2014年增長后為571.48億元。此前,萬向信托的信托資產幾乎全部主動管理,2014年則有所變化,在主動管理業務增長的同時,被動型事務管理類業務規模也大幅增加,由350萬增至220.5億元。
無獨有偶,信托資產增速同樣超過100%的上海信托被動管理業務占比也大幅提升。2013年,其被動管理業務規模占信托資產規模比例僅14%,2014年這一比例提升至35%。
21信托研究院研究員王俊丹/文
2014年是信托行業結束高增長,布局轉型的“元年”,信托業資產規模增速明顯回落,而資產規模也不再是全部信托公司的重點追求目標。
但反映到個體公司層面,信托資產規模也是固有資產、信托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四大指標中變化最多的一個,暴增和暴跌者均為數不少。
對此,21信托研究院將信托資產規模與管理類型(主動、被動)、新增信托規模、凈利潤等指標相結合,探尋規模異動背后的故事。
建信信托規模增長從哪來
在已發布2014年年報的67家信托公司中,有12家公司報告期內信托資產規模增幅超過50%,其中萬向信托、建信信托、上海信托增幅超過100%,分別增長256.8%、104.36%和100.93%。
信托資產規模是至報告期結束各公司的信托資產余額,同時結合新增項目和已清算項目兩者來看,能更準確的反映公司2014年信托業務變化。
建信信托的增長尤其值得關注。其2014年信托資產達到6658.35億元,僅次于中信信托、中融信托,比2013年余額增長3400.19億元,翻了一倍還多。
但年報中,建信信托新增信托項目規模僅668.26億元,同時另有已清算規模104.96億元。
建信信托的信托資產新增來自哪里?一位信托研究人士分析:“一個可能是信托公司發行的多年期開放式類基金產品中的新增,另一個可能是銀信合作業務沿用舊的項目賬戶,兩者都不計入新增項目。對于建信這兩個項目增數不對等已存在多年,主要是因為后者。”
在建信信托官網的信托業務介紹中,前三項重點業務即是銀信理財、銀信聯合貸款類信托、周期性開放贖回的類基金集合信托。
而銀信合作金額在年報中也有所體現。
建信信托在“信托與關聯方關聯交易”一項數額較大,期末數達4671.42億元,比期初增長2293.19億元,關聯交易全部計入“其他”。建信信托曾在2013年報中對該項標注:“本表其他項數據主要為公司與控股股東中國建設銀行[1.25% 資金 研報]開展的銀信合作業務。”
銀信合作業務直接關聯建信信托當年信托資產規模。2013年上述關聯交易金額下降750億元,盡管當年新增信托項目超過700億元,其信托資產規模仍下降了250億元。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建信信托也在逐漸向主動管理轉向。2014年新增信托項目主動管理數量達88%,集合信托規模也連續兩年增幅超過100%,但主動管理業務在整體規模占比仍只有四分之一,通道業務仍是信托業務的主導。
通道業務在擴大信托資產規模之外,所能創造的利潤較少。建信信托2014年僅實現凈利潤8.53億元,同比增長33.5%,列行業排名第22位。
這也是“銀行系”信托的“通病”。到2014年末,3家“銀行系”信托均躋身信托資產規模前十位。但凈利潤方面,只有興業信托去年達到13.84億元,躋身前十,交銀信托凈利潤僅6.05億元。
規模超高增幅倚靠通道
另外兩家信托資產翻倍的信托公司則有一定的共性,兩者此前主動管理業務占有絕對地位,而2014年的規模增長都離不開被動管理業務的規模擴張。
上述增速最快的萬向信托本身基數較小,2013年管理信托資產160.17億元,2014年增長后為571.48億元。此前,萬向信托的信托資產幾乎全部主動管理,2014年則有所變化,在主動管理業務增長的同時,被動型事務管理類業務規模也大幅增加,由350萬增至220.5億元。
無獨有偶,信托資產增速同樣超過100%的上海信托被動管理業務占比也大幅提升。2013年,其被動管理業務規模占信托資產規模比例僅14%,2014年這一比例提升至35%。
與之相對,信托資產規模出現下降的信托公司也不在少數,另有12家信托公司信托資產規模同比出現下降,其中華宸信托同比降幅達45.27%,國投信托、山西信托、光大信托的信托資產規模下降超過20%。
華宸信托2014年信托資產規模降至69.78億元,墊底67家信托公司。2013年底,經股權轉讓,包頭鋼鐵持股36.5%,成為華宸信托的第一大股東,大唐資本出資比例為32.45%,位居次席,內蒙古國資委出資比例降為30.2%。到2014年四季度,受股權變化,公司董事層面再度發生變動,連續的變動料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短期業務發展。另外,華宸信托業務以房地產和實業為主,2014年亦是兩者的冬天。
2014年信托行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3.98萬億元,同比增長28.14%,相比前幾年,增幅明顯放緩。信托業協會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弱經濟周期和強市場競爭對傳統融資信托業務的沖擊加大,另一方面新業務培育速度目前尚滯后于舊業務萎縮速度,緩解“時間落差”尚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