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1.1、秋水仙堿
秋水仙堿是從秋水仙的球莖和種子中提取出的一種生物堿。它可以抑制尿酸鹽結晶引起的白細胞增加,干擾白細胞的趨化性,故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1.2、非甾體類抗炎藥
非甾體類抗炎藥在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中的作用與秋水仙堿相同。但由于秋水仙堿的毒副作用較大,因此很多痛風患者更愿意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進行治療。
1.3、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能抑制非感染性炎癥,減輕關節的充血水腫,具有起效迅速等特點。但由于痛風患者停止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后癥狀極易復發,故該類藥物僅適合個別癥狀非常嚴重且反復發作或經上述藥物治療無效的痛風患者使用。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主要有潑尼松、氫化可的松和潑尼松龍等。
1.4、排尿酸藥
排尿酸藥主要包括水楊酸類藥物、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馬隆等。該類藥物可以阻止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出,從而起到降低人體內血尿酸水平的作用。
1.5、堿性藥物
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可堿化尿液,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積聚而形成結晶。但不可長期大量地服用堿性藥物,否則易發生代謝性堿中毒。
2、腳趾頭痛風吃什么中藥2.1、風寒濕痹型痛風治療方案
正氣不足,風寒濕邪乘虛侵入,阻滯經絡,痹阻不通乃至風寒濕痹,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治療痛風?因此在此類痛風治療的時候應以祛風散寒、除濕通絡為主,方藥用桂枝烏頭湯加減:桂枝、白芍、生姜、黃芪、制川烏、麻黃、防己、當歸、川芎、羌活、蒼術、防風等藥物合用,可奏祛風散寒、除濕通絡之效,能夠從根本上治痛風。
2.2、肝腎陰虛型痛風治療方案
久病傷津,陰液匱乏,不能滋養肝腎,邪居筋骨乃至肝腎陰虛,因此在此類痛風治療的時候應以補肝益腎、祛風除濕為主,方藥用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桑寄生、白芍、熟地、杜仲、牛膝、龜版、鱉甲、菟絲子、女貞子、伸筋草等藥物合用,可奏補肝益腎,祛風除濕之效、能夠從根本上治痛風。
2.3、濕熱痹阻型痛風治療方案
濕邪入里化熱,或素體陽升,內有蘊熱,濕熱交蒸乃至濕熱痹阻,因此在此類痛風治療的時候應以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為主,方藥用四妙白虎湯加減:蒼術、黃柏、知母、生石膏、金銀花、連翹、木瓜、地龍、薏苡仁、老鸛草、川牛膝、威靈仙等藥物合用,可奏清熱利濕、通絡止痛之效,能夠從根本上治痛風。
3、腳趾頭痛風如何飲食限制嘌呤的攝入:患者應長期控制高嘌呤的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海鮮、肉湯等。
合理提供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因蛋白質可與核酸結合成核蛋白,最后降解為嘌呤,所以蛋白質供給應稍低,并以植物蛋白為主;脂肪可減少尿酸的正常排出,應適當限制。
足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多供給蔬菜和水果等堿性食物。因堿性食物可提高尿酸鹽的溶解度,有利于尿酸排出。另外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C和B可促進組織內沉積的尿酸鹽溶解,有利緩解痛風。
多飲水:每日攝入液體量應在2000ml以上,以促進尿酸的排出,預防結石形成,可在睡前或半夜飲水,以防尿濃縮,但腎功能不全時水分攝入應適當。
腳趾頭痛風吃什么好1、椒葉止痛丸
組成:花椒皮500克,嫩松葉、柏葉各250克。
用法:上幾味炒后研末,煉蜜為丸,重3克。每日3次,每次1丸,飯后服用。
功效:這款食療方的保健功效就是祛風通絡,還有止痛的功效。
主治:痛風,關節疼痛,紅腫灼熱,喜冷拒按,活動不利。
2、黃花菜湯
組成:鮮黃花萊根30克,黃酒適量。
用法:水煎后去渣,沖人黃酒溫服。
功效:黃花菜湯的養生保健功效主要是通絡止痛。
主治:痛風,關節疼痛紅腫,活動不利,或足跟部疼痛拒按。
3、羊躑躅粥
組成:羊躑躅根3克,糯米30克,黑豆25克。
用法:先煎羊躑躅根,去渣取汁,入豆煎半小時后人米煮粥,空腹食用。
功效:養血祛風止痛。
主治:痛風,關節腫痛,活動不利,多因食動物內臟、海鮮引起。
腳趾頭痛風要注意什么注意休息和睡眠,保持自己的良好的生活狀態。將患病肢體抬高,及時治療,迅速控制急性發作。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過度的體力消耗會使體內乳酸產生增加。乳酸可抑制腎臟排泄尿酸功能,使血尿酸升高,甚至引起痛風性關節炎之發作。
患者還應該要注意能夠定期的做一些尿酸方面的檢查。定期足量服藥。痛風是一種慢性疾病,耐心長期服藥是成功治療的關鍵。最后,注意保暖和避寒,鞋襪要寬松。受寒會使血液循環差而引發痛風,凍傷則會引起患病部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