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飲食控制很嚴格,還吃著藥,為什么血糖還是高?
我吃的很少,很清淡,血糖還可以,但是人越來越瘦,渾身沒勁
我很少吃主食,餐后血糖不高,但是空腹怎么也降不下來,該怎么辦?
今天手機屏上充斥著
各種靠飲食控糖的方法
沒法辨別真偽
盲目跟風,不僅血糖沒有控制好
身體變得越來越差
還加重了糖尿病
4種常見飲食控糖的錯誤觀念
看看您屬于哪一種
清淡飲食,少吃肉
少吃綠葉蔬菜
血糖能降下來嗎?
真正升高我們餐后血糖的主要是碳水類的主食(米飯、面條、饅頭等),而蛋白質豐富的魚蝦肉蛋奶,以及膳食纖維豐富的綠葉蔬菜幾乎不升糖。長期不吃肉,蛋白質攝入不足,還會造成營養缺乏人體消瘦免疫力低下。
米飯饅頭面條升糖指數高,即便吃的少血糖照樣高,相反,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與主食一起混合著吃,可以降低這一餐總的升糖指數,保證營養均衡,增加飽腹感,又降餐后血糖。
糖友劉老師60歲,糖尿病6年,用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拜唐蘋,早期血糖控制得不錯,但是近兩年血糖空腹7點多,餐后11點多,又增加了西格列汀,餐后還是控制不好。飲食調整后,在藥物不變的情況下,餐后很快降到9以下,空腹也跟著降到了6.5以下。
少吃或不吃主食
長期吃粗糧
這種控糖方法長久有效嗎?
很多糖友為了控糖,基本不吃主食或吃的很少,主要吃粗糧、肉、蔬菜,甚至只吃蛋白質和脂肪,類似生酮飲食,這種控糖方法,剛開始血糖會控制的非常好,但半年一年后,就會發現餐后血糖還可以,但是空腹逐漸升高,增加降糖藥后效果也不好。
碳水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當攝入不足,人體缺少葡萄糖,升糖激素就會發揮作用,通過肝臟細胞釋放肝糖原或糖異生脂肪轉化成葡萄糖,輸送到血液里,長此以往就會造成自身糖代謝功能的紊亂,胰島功能進一步受損,推高空腹血糖。因糖廢食不可取。
吳女士,糖尿病10年,一直用二甲雙胍,瑞格列奈,后來換成二甲雙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血糖控制的還好,9個月前開始用極低碳飲食的方法,血糖控制的非常好,甚至停掉了阿卡波糖,二甲雙胍減少了一半,她認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成功控制血糖的方法,但是最近她發現血糖控制不住了,加回了原來的藥物,空腹血糖還是8-9點多。醫生讓她打胰島素。
不控制飲食
認為多吃些降糖藥
多打些胰島素
就能把血糖控制好?
很多糖尿病人,認為用了藥血糖就一定可以降下來,不重視飲食和運動,常找借口說工作忙,太累了,要照顧家和孩子等。但是隨著病程的延長,血糖就會越來越高,甚至空腹10以上,餐后15-16以上,很多人胰島素的量增加到了一天50單位,80個單位,但是血糖還是高。90%的2型糖尿病人都在用藥,但是血糖達標率卻只有不到30%。
有位糖尿病專家說,想控制好糖尿病,降糖藥只占三分之一的作用,而生活方式干預是更重要的,新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提出了生活方式干預,應貫穿糖尿病治療始終。
張先生65歲,糖尿病10年,一開始只是服用2片二甲雙胍,后來因為周圍神經病變,腳麻、腳疼,打胰島素預混,早晚各10個單位,二甲雙胍緩釋片,拜唐蘋,后來血糖又高,胰島素打到了早晚各22個單位,血糖還是高空腹8-9,餐后11-14,這時張先生才開始重視飲食和運動調節。
飲食、運動、用藥三者的
平衡關系掌握不好
血糖難降
很多糖友知道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知道要用藥,卻不知道降糖藥或胰島素的劑量和食物之間的分量,和運動強度之間的平衡關系,不是你每一項做好了,血糖就一定會降,而是三者之間的平衡協調好了才可以。
李女士,糖尿病18年,打預混胰島素門冬30,早20單位,晚18單位,中餐兩片阿卡波糖,晚餐一片吡格列酮,空腹血糖8,餐后血糖有時8,有時14,有時會低血糖,她增加胰島素劑量后但空腹血糖仍是在8-10之間波動。一邊是空腹高,一邊是餐后血糖波動大,非常苦惱。
我們教她測幾個關鍵時間點的血糖,她發現自己晚餐前血糖是11,晚餐后2小時是7,因為擔心血糖高,晚餐吃很少,餐后還走路40分鐘,睡前血糖8,早上空腹血糖9,晚上有餓的感覺。
為什么晚餐后血糖降到7,第二天早上空腹反而升到9呢?
就是因為她晚餐吃得少,運動時預混胰島素中短效成份起效明顯,餐后血糖降得過低,引起了反跳性高血糖,一直持續到空腹狀態。通過減少胰島素劑量,早餐晚餐正常飲食,她的血糖逐漸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