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陰沉沉 灰蒙蒙的,一點生氣都沒有。
車子駛出大柴旦,沿315國道,向著茫崖方向在戈壁灘中穿行。
茫茫的戈壁灘上,一片片造型各異的雅丹地貌從眼前掠過,
有風化后的土丘,有匍匐在地的小土包,還有細細的砂礫,
儼然一座地質博物館,將大自然的風化過程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條未封閉的國道,為游人們提供了與戈壁雅丹親密接觸的機會
也將兩個“翡翠湖”連接了起來
315國道被譽為“中國最美戈壁公路”
在這條公路上你還可以欣賞到水上雅丹的奇觀, 幾年前我們曾來過這里,一片荒蕪,夜間是在水邊露營的。
現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公路直接通到景區,
還建起了大酒店,解決了游客的住宿問題,當然也開始收取門票了。
我們只是遠遠地觀望了一下,又繼續趕路了
距離茫崖花土溝約100公里處,茫茫大漠無盡的蒼涼和荒蕪,
大風裹挾著沙粒像水一像地在公路上流淌~
于花土溝鎮前二十余公里的地方,
看到了“翡翠湖”的路標,
盡管天氣異常的惡劣,我們還是將車開了進去。
茫崖有一湖,名字叫“翡翠”。
碧綠如琉璃,脂白若潤玉,
碧波浩渺,“翡翠湖”名副其實。
“翡翠湖”位于茫崖行委花土溝鎮西南側,
尕斯湖的東部邊緣,據政府所在地僅有23公里。
南依巍峨的昆侖山,北靠阿爾金山,是一個富饒的人工鹽湖。
鹽湖的總面積約26平方公里,屬硫酸鎂亞型鹽湖,
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達9·68米,湖中盛產鋰 鉀肥 芒硝等鹽化物。
這片大小不等,形態迥異,深淺不一鹽池中的高濃度鹽水,在當地被稱為“鹵水”,
是經歷多年的鹽湖開采而形成的采坑。
這些采坑宛若鏡面般散布在四處,
在鉀肥工人十幾年的“養顏”下,硫酸鎂鹵水的顏色純美剔透,
猶如鑲嵌在戈壁上的翠玉,一躍成為冰晶玉潔的“翡翠湖”,
為茫崖這個漢使張騫經過的絲路驛站與現實版的火星驛站增添了一抹柔情。
第一眼見到這么碧綠而浩渺的湖水,著實讓人震撼,
這是最貼切的“翡翠湖”了,沒有第二。
站在湖邊,面對英雄山,望著那時陰時晴的天空,
有一種莫名的蒼涼感,而這種蒼涼不也正是一種美感嗎?
這里的池埂較寬,行車也較方便,
目前雖未成景區,但在池邊已有“觀景標識”,標明1 2 3號觀景臺。
清澈的池水,漂亮的鹽花
遠遠望去碧波浩渺,這個鹽湖實在是太大了
這里的美景征服了我們
也許是天氣的原因吧,整個鹽湖區除了幾個工人外,只有我們自己,
沒有“模特”,就自己當吧。
聽當地人講,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刮的最大的一次風,讓我們趕上了。
陣風大概有6—7級吧,順風時被風推著走,逆風時圍巾會被吹掉,
我的手同相機一起在風中抖動,本想再多堅持一會兒,無奈光線也不好,
只看了1 2號觀景點,拍攝的效果也受影響,還是撤吧!
雖留有遺憾,但有遺憾就有機會,我們還會再去的
也許是因為天氣, 也許是因為景色的壯美,
茫崖“翡翠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了,大柴旦“翡翠湖”和茫崖“翡翠湖”都展示過了,
茶卡鹽湖大家都熟悉,那么到底哪個鹽湖更美呢?
這真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個人認為三個鹽湖各具特色:
1,茶卡鹽湖雖然游人較多,還出現了一些不如人意的事,但面積大,湖水清澈且呈現淡淡的藍色,在陽光下藍天白云映入水中,很美。“天空之境”的美譽名副其實。
2,大柴旦“翡翠湖”鹽池較多,雖面積都較小,但呈現出綠色 藍色等不同色彩,
滿足游客在一地可以拍出不同色彩的需求。
3,茫崖”翡翠湖“,水色漂亮,且有湖的面積,稱為”翡翠湖“最為貼切。
加之遠處的英雄山與湖水交相呼應,是一副極美的畫卷。
由于茫崖地處青海與新疆的交界處,能到達這里的游人確實很少,方便拍照。
更喜歡哪個鹽湖的風光呢,就看朋友們自己的選擇了。
最后再提醒一下,
在茫崖“翡翠湖”游玩,是絕對不能赤腳進水的,
因鹽池中含有芒硝等鹽化物,對身體有危害,這在鹽池區也是有警示的。
(謝謝瀏覽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