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一、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和影響
1、含義: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
3、載體:跨國公司
4、實質: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①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技術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②它們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
5、有利影響: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不利影響:①由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②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6、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迎接挑戰。
二、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是實現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是指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他利用世界各國的優勢,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經營,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的流動。
三、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和基本原則
1、世界貿易組織(WTO)
(1)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邊貿易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并稱為世界三大經濟組織。
(2)作用:組織多邊貿易談判、制定貿易基本原則和協定、提供解決貿易爭端的場所。
(3)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最重要的原則、透明度原則、自由貿易原則、公平競爭原則等
(4)我國加入WTO的利弊: ①利: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有利于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②弊:經濟風險顯著增加(例如綠色壁壘、貿易保護主義)
四、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1)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2)如何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A.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B.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C.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發展服務貿易。
D.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
E.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經營,加快培育我國跨國公司和知名品牌。(怎樣“走出去”)
F.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貿易保護主義的危害:背離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利于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不利于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國際貿易的發展;不利于各國生產力的發展。
我國(企業)應如何應對貿易保護主義: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③ 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促進外貿出口由數量增加為主向質量、效益提高為主轉變④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增強經濟安全防范意識,積極利用WTO的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身權益。⑤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積極開拓國內消費需求,降低產品對出口的過度依賴。⑥積極拓寬國際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的戰略,減少國際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