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與每一次活動”是對班級活動的一種案例分析,這種在真實情境下的個案分析,有助于加深對班級活動本質的認識,掌握班級活動的技巧。這種案例分析不排斥,或者說,也需要對全局的把握,從“樹木到森林”與“從森林到樹木”是互補的過程。
班級活動的概念:
班級活動是指為實現教育目的,在教育者(主要是班主任)引導下,由班級學生或少先隊員參與,在學科教學以外時間組織開展的教育活動。
班級活動是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活動,它不是小組活動或個別活動。班級是建立在班級授課制的基礎之上,將學生按年齡大小和知識的水平編成固定的班級,即同一個教學班學生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且人數固定,這樣同一個學校就形成不同的班級。因此,班級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組織概念和管理單位,也是一個學習、生活和發展的共同體。
班級活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活動。從活動的主題的確定、活動內容的選定和組織、到活動的實施以及活動的評價,都應當讓學生參與或主持。學生是活動的主演和觀眾,也是活動編劇,導演和制片人。
班級活動是一種教育活動,也是一種生活。說它是教育活動,就是時刻追求教育效果,關注活動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發展。說活動是一種生活,是學生一種存在方式,就要更關注活動本身的趣味性與活動的美,讓活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快樂。
班級活動是一種開放式的活動,除了學科教學以外,班主任組織的全班性的活動,不論是班級管理、德育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是體育,文藝、科技、勞動、知識競賽、游戲,春游秋游等等,都屬于這個范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