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18年趙盾消滅政敵,重組六卿,晉國軍政大權盡歸其一人之手。自此,仰仗著晉國強大的國力,趙盾四處征戰,建功立業。
河曲之戰秦晉進軍路線
公元前615年,秦康公率軍攻打晉國,趙盾、趙穿、郤缺率軍迎擊秦軍,并在河曲擊退秦軍。此次戰役趙盾的弟弟趙穿和下軍佐胥甲臨陣違背趙盾命令使秦軍安然退回秦國。
公元前613年,周頃王去世,公卿爭權奪利,周室陷入內亂,趙盾率八百乘戰車平息內亂擁立周匡王。同年,趙盾主盟,重新高舉“尊王攘夷”的旗號,與宋、陳、衛、鄭、許、曹六國的國君在宋地新城結盟,致使楚穆王之前在各國間使用的孤立晉國的手段化為烏有。第二年,趙盾委派郤缺率領上軍、下軍向依然依附于楚國的蔡國發起進攻,蔡莊侯在絕望下向晉國乞降,簽訂“城下之盟”,次年暴斃而亡。
扈之盟
公元前610年,趙盾再度主盟與諸侯會盟與于扈,趙盾維持了晉國霸業,徹底壓制了楚國。
就在趙盾為晉國霸權傾心盡力的時候,已經長大成人的晉靈公卻在他背后捅刀子。公元前612年,趙盾率軍討伐齊國,行軍途中,突然傳來國君要退軍的消息。趙盾一頭霧水,撤軍回去一問,才知道靈公拿了人家的錢,這是明擺著讓趙盾難堪。經此一事,晉國君臣不和的消息傳遍諸國,所有人都在看趙盾的笑話。
晉靈公窮奢極欲,大造宮殿,不僅荒誕而且殘暴,趙盾多次勸誡,非但沒有讓晉靈公改正錯誤,反而激起了晉靈公的殺心。
不久靈公派殺手鉏麑行刺趙盾,鉏麑一大早就去趙盾的家,只見臥室的門戶敞開,居處十分簡陋樸素。當時趙盾穿戴好禮服準備上朝,由于時間還早,趙盾和衣坐著打盹兒。鉏麑退出來,感嘆說:“這種時候還不忘記恭敬國君,真是百姓的靠山。殺害百姓的靠山,這是不忠;背棄國君的命令,這是失信。這兩條當中占一條都是罪過,我還不如去死!”于是鉏麑撞死在趙盾庭院的槐樹上。
靈公設計殺趙盾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公元前607年九月,晉靈公請趙盾喝酒,事先埋伏兵士,準備殺掉趙盾。不巧被趙盾手下察覺,趙盾只好逃亡,但沒有走出晉國境內。九月二十六日,趙盾的兄弟趙穿在桃園突襲殺死晉靈公,并且迎回趙盾。經此一事,趙盾背上了弒君的罵名,也從一個忠臣轉變成了權臣。
晉靈公死,趙盾迎立公子黑臀(晉文公之子,晉靈公的叔叔)為君,是為晉成公。
晉成公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趙盾平反,昭告天下趙盾無罪,繼續擔任國家執政;趙穿罪不至死,以期戴罪立功。
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進一步把持朝政,晉成公剛剛上臺,趙盾便針對晉國的人事體制進行了一個大膽的改革——設立公族大夫。公族大夫本應由國君同姓同族之人擔任,主要負責管理宗室事務,但此次改革趙盾盡用趙氏,趙家的權勢在趙盾別出心裁的設計下再一次膨脹,且兄弟四人都堂而皇之的入朝為官。
就在趙盾迎立新君的時候,楚莊王也正式主政楚國,晉楚爭霸進入白熱化。
晉楚爭霸對戰示意圖
公元前604年,楚軍進攻鄭國。第二年,楚軍再次進軍鄭國,并威懾陳國,陳靈公深恐被楚莊王滅國,向楚軍投誠。趙盾得知消息后親自掛帥,率領三軍六卿南下攻打陳國,陳靈公堅決跟隨楚國,趙盾無功而返。楚莊王積蓄力量又帶領楚國三軍出動,圍攻鄭國,鄭襄公向楚國投誠。
公元前602年,中原發生大面積旱災,鄭國再次倒向晉國。同年,趙盾邀請周王朝派人參加會盟。晉成公在趙盾的陪同下,于黑壤與被晉國控制的魯、宋、衛、鄭、曹會盟,周定王派特使王叔桓公來為晉成公的會盟錦上添花。
公元前601年,趙盾卒。趙括(非紙上談兵那位)繼任趙氏宗主之位。
晉景公像
公元前600年,晉成公去世,其子公子據繼位,是為晉景公,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掉進廁所死亡的君主。雖然晉景公的死法很搞笑,但他在位期間絕對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
就在晉景公繼位當年,楚國攻鄭,晉景公派郤缺救援,在柳棼之戰中,打敗楚莊王率領的楚國軍隊。次年,楚莊王再次伐鄭,晉景公派士會率領晉軍救鄭,在穎北之戰中,再次擊敗了楚莊王率領的楚軍。
邲之戰
公元前597年,郤缺辭世,楚莊王趁機北上,第三次攻鄭,從而引發了著名的邲之戰。晉景公派荀林父統帥中軍,士會統帥上軍,趙朔統帥下軍。但此次迎戰楚國,晉軍上下和戰不一,面對楚軍突如其來的進攻,主帥荀林父不知所措,下令先撤退到黃河者有賞,致使中、下諸軍爭舟渡河,自相砍殺。僅上軍在士會的率領下殿后而不敗。楚軍大敗晉軍后,稱霸中原。
戰后荀林父向晉景公請求死罪,晉景公答應了他,但在士會的勸說下改變了主意。
邲之戰后,晉景公將目光轉向后方,并開始對身后的狄人展開進攻,最終在公元前593年消滅赤狄,將其土地納入晉國版圖。
公元前592年,晉國派郤克出使齊國,因為郤克駝背而遭到齊頃公的母親的嘲笑。郤克很生氣,返回晉國向晉景公請求攻打齊國,晉景公沒有聽。士會聽說后怕郤克會做出對晉國不好的事,因此請求辭職,推薦了郤克執掌國家政權。
鞌之戰雙方行軍路線
公元前589年,齊國討伐魯國,魯國通過郤克向晉國求救。晉國就派郤克、欒書、韓厥討伐齊國。晉齊爆發鞌之戰,晉軍大敗齊軍,齊頃公差點被俘。戰后,晉景公擴軍,晉國由原來的三軍六卿擴充至六軍十二卿。
公元前586年,梁山發生山崩,晉景公擔心會影響晉國的興衰,于是謀劃遷都!并于次年4月遷都至新田。
公元前585年,晉楚爆發繞角之役,楚軍連夜潰逃。晉軍繼續南下進攻與楚國結盟的蔡國。并于公元前583年,攻入楚國本土,俘虜楚國大夫申驪。楚軍敗退,晉國乘勝追擊,進攻楚國的盟國沈國,俘獲了沈國國君。
一年之前,即公元前584年,逃入晉國的巫臣,請求出使吳國,晉國制定聯吳制楚戰略。
趙氏孤兒(影視劇照)
公元前583年,趙莊姬因與趙嬰齊奸情敗露反而誣陷趙同、趙括(非紙上談兵那位)謀反,晉景公利用其他公卿對趙氏一族的憤恨,繼而大肆屠殺趙氏族人,晉國趙氏幾乎滅族,僅趙朔之子趙武一人存活。史稱“下宮之難”,這也是晉獻公后晉國公室唯一一次對異姓公卿取得的勝利。
公元前581年的夏季,景公病重,醫生說他吃不到今年的新麥子,當年夏天新麥成熟,下人把麥子拿到景公面前,景公讓當初給他看病的醫生看到新麥,然后將其殺死。隨后,景公命人用新麥做飯,吃飯前景公突然感覺腹脹,便去上廁所,但卻掉到糞坑中淹死了。
晉景公在位期間,使晉國得到中興,延續了晉文公的霸業,滅戎狄、遷新都、聯吳制楚、消滅異姓公卿趙氏,讓公室再次獲得廟堂主導權。拋開死亡方式不談,晉景公稱得上是一名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