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這里沙丘綿延,每當有狂風吹來,黃沙漫天,沙丘隨風移動,堆積成巨大的沙山,一條條各種形狀的沙山高度可達200到300米,變幻莫測。沙漠里極度干旱,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夏季最高溫度可達40°,而夜晚可能會降到零度。
從民豐縣沿著沙漠公路一路向北,放眼望去公路兩邊都是無邊無際的沙漠,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其他的景色,更沒有人煙,只有一條筆直的公路伸向沙漠深處,兩側是帶狀的防護林,直到天際。車輛在沙漠中行駛了250多公里后,終于看到了一個小小的城鎮出現在眼前,這就是塔中,在周圍巨大沙丘包裹之下,這個小鎮給人感覺很不真實,如同海市蜃樓一般,好像隨時都會從眼前消失一樣。
沙漠公路從塔中鎮穿過,往北再走300公里才能到達輪臺縣,所以塔中也是這片沙漠中方圓幾百公里唯一的樞紐和補給站,也是全國唯一連建沙漠里的小鎮。
為什么要在環境惡劣的沙漠中耗費巨資建立一座小鎮呢?
2015年7月24日,新疆從且末縣劃出部分區域設立塔中鎮,如今這里已生活著近2萬人,但90%都是流動人口,鎮上駐有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等多加石油企業。塔中的設立也是為了服務油田,鎮上的人口幾乎都和油田有關,塔中石油人每年向祖國奉獻石油均在百萬噸以上。
塔中的路上有個油田標語牌很顯眼,“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體現了石油工人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小鎮全長也僅2、3百米,主要是為過往的石油工人、貨運司機以及游客提供食宿,加油等各項服務,鎮中有中國唯一設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加油站,叫做沙漠加油站,名字很貼切。
沙漠公路的一側有幾棟二層小樓,街上有幾個川菜館,還有一家東北餃子館,有幾家設施簡陋的小旅館,供來往的貨車司機和偶爾獵奇的旅客住宿,還有幾家便利店,雖然價格要稍微貴上那么一點,不過在這沙漠深處也說的過去。小鎮邊緣的一排平房是一些汽車修理店,供來往的貨車司機們換胎打氣以及維修服務。
可能有人要問了,塔中的生活用水是怎么解決的呢?在沙漠公路兩側的防護林中不多遠你就會發現道路旁會有兩三間房屋,這其實是一座座的水井,而這些水井就是為公路旁的防護林服務的。
雖然沙漠中地表干旱,但幸運的是多條內流河注入沙漠腹地,形成豐富的地下水,在這條522公里的沙漠公路上共有110個水井房,每隔3-4公里就有一口井,抽出來的水使用滴灌的技術用來澆護這些防護林,以阻擋沙漠向公路靠近,另一部分用于城鎮的居民用水。
我國在基建方面的實力有目共睹,如今已遙遙領先為全球第一,每年在基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享受到更加快捷便利的生活環境。能在沙漠中建立起一座小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塔中鎮可以說是又創造了一個中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