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拒簽字 妻子難產死亡”追蹤
網友認為“丈夫”涉嫌過失殺人 專家認為有關法律有必要作相應變動 警方介入調查
◎事件回顧
11月21日,一則因男方拒簽手術單致“孕妻”身亡事件在北京發生:34歲的湖南籍男子肖志軍因為拒絕簽字同意醫院進行剖腹產手術,其懷孕的“妻子”最終因重癥肺炎導致心肺衰竭而死,一尸兩命。在同一事件中,北京市朝陽醫院京西分院的醫生,嚴守了法律程序——家屬不簽字,醫生無權做手術,結果本可挽救的產婦在30多名醫生及眾多圍觀病友面前,生生離去。
22日晚上,肖志軍在醫院嚎啕大哭,他將這一責任推到醫院身上,“我就是不簽字,他們也可以救治啊!”
據廣州日報、京華時報報道 昨天,死者李麗云的母親李小娥趕到北京。在朝陽醫院京西分院太平間見到女兒遺體時,她這才相信,出走3年從未相聚的女兒真的死了。李小娥無法接受,眼前這個素不相識的男子肖志軍,更無法接受他在女兒病危時所做的一切。
經求證,這個一直以“丈夫”自稱的肖志軍與死者李麗云根本從未履行過任何婚姻法律登記。針對質疑,肖志軍回應,兩年前他在湖南彬州救下了跳橋輕生的李麗云,隨后兩人一起生活,孩子絕對是自己的。
肖志軍號啕著堅持認定,是醫院治死了妻子。肖志軍是貧困的,但這不完全是他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的理由。肖志軍說,小時候,一個和尚給他算過命,他的妻子會被人害死,兒子也不保。正是肖志軍迷信兒時一卦,釀下慘劇。
“不通知真正家屬也有責任”
患者李麗云的尸體被安放在醫院告別室,對于李麗云的死,肖志軍、醫院、死者母親乃至同院病友各執一詞,醫院認為,“肖志軍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是他的固執和拒絕簽字才導致患者難以得到及時救治”,死者母親則認為“肖志軍不簽字有大責任,醫院不通知真正家屬也有責任”,病友認為,“肖志軍不聽勸阻不及時簽字是殺人元兇。”而肖志軍本人則一直堅持“是醫院有預謀的在殺死自己的‘妻子’”。
死者母親痛打“女婿”
23日,位于西五環郊外的北京朝陽醫院京西分院太平間前,死者母親李小娥和自稱死者“丈夫”的肖志軍,兩人蹲坐在太平間門外馬路邊,哭個不停。34歲的湖南籍男子肖志軍一邊收拾行李一邊哭訴著:“是醫院害死我老婆的啊!”而在他身旁的死者母親李小娥則不斷對肖志軍叫罵:“女兒啊,你怎么不回家,怎么會跟了那 個‘叫花子’啊!”并不停地拿起身邊的任何一件東西砸向肖志軍。
當天,李小娥與肖志軍之間的沖突發生了多次,肖志軍的臉上也因一起起沖突而留下了一道道血紅傷疤,但他不敢還手。每一次面對死者母親的打罵,只能蜷縮著身體,一整天,他就不斷在擦拭眼淚,嘴里重復著不知說了多少遍的話:“是醫院害死她的啊!”
死者母親李小娥是昨天早上趕到北京的,對女兒的死因經過并不完全了解。前來溝通的院方代表不斷受到死者母親的責問:“你們為什么不通知我,而相信一個外人。”院方則一直回答:“我們問肖志軍電話要求聯系患者父母,但他就是不肯說,派出所也認定了肖志軍是患者丈夫,那么我們只能等他的簽字。”
但在李小娥看來,唯一能決定女兒手術的人應該就是最親的父母,但醫院卻沒有主動聯系,醫院對于女兒的死負有責任。當然,在她看來,罪魁禍首則是女兒身邊的這個一直拒絕簽字手術的“外人”。
警方介入調查
當天上午,北京朝陽醫院京西分院院方就此事召開兩次專門會議,下午兩點,院方將死者母親及肖志軍接到會議室,醫院方面表示,將單獨同死者母親進行溝通,讓她詳細了解整個治療過程,并回答她的每一個疑問。
此外,記者了解到,警方已將死者尸體封存,并將對此事介入調查。
鏈接>>
我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醫療機構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必須征得患者同意,并應當取得其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并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時,應當取得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并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無家屬或者關系人在場,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經治醫師應當提出醫療處置方案,在取得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被授權負責人員的批準后實施。
◎各方觀點
患者家屬決定權是否過大?
隨著兩個生命的逝去,有關肖志軍和醫院誰該為此事負責的爭論展開了。兩天來,約3萬名網友追問到底誰應該對此事負責,截至昨日上午,認為死者“丈夫”負責的票數已超過71%。有網友認為,肖志軍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直接導致其“妻子”因延誤治療死亡,已涉嫌過失殺人。 也有人質疑,患者家屬簽字的決定權是否過大了。不少法學專家認為,這個事件反映出“生命第一”的原則應該始終是基本的行為準則,通過這個案例,有關法律有必要考慮應該進行相應的變動。
法學專家:
“簽字手術”無依據,醫院應救人
病人家屬拒絕簽字,醫院是否就束手無策?法律專家表示,這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在此情況下,醫院不應該見死不救,應該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湖北九通盛律師事務所的馮家啟律師認為,醫院未經病人家屬同意對病人進行手術,不屬于違法行為。“病人的安危是最重要的,醫院應該向病人家屬說明原因,即便家屬不同意,醫院也應該進行手術。”馮佳啟認為,醫院應對承擔部分責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徐立教授介紹,“手術簽字”制度在法律上也是一個疑難問題。 “但如果醫院見死不救,就是不作為,就是犯罪行為。”徐立說,醫院在家屬拒絕簽字的情況下手術失敗,只要不存在明顯過錯和過失,醫院可不負責任。
醫院:
強行搶救,出現事故醫院要負全責
省中山醫院宋發彬院長介紹,術前簽字規則在國際上通行,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后已經確立。“該制度的制定就是為了保證患者和家屬的知情權,讓他們了解病情和手術的后果。”譚紅說,
省中山醫院院長宋發彬認為,丈夫拒絕簽字,客觀事實存在,所以要承擔責任。他坦然,醫院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家屬在場不簽字,醫院還是不會做手術。“從醫療規程上來說,醫院不能強行手術,否則就違背患者家屬意愿。一旦醫院強行搶救,在術中和術后一旦出現死亡,醫院要負全部責任。”是不是醫院以此規避風險?宋發彬院長認為,手術風險必須由醫院和患者及家屬共同承擔。
醫學倫理學專家:
搶救生命比執行同意更重要
“搶救生命與執行同意究竟哪個更重要?我想它可能引發一場醫學制度和醫學倫理的大討論。”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張新慶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如是說。“在這個生死關頭,要求病人家屬簽字才能手術這項規定合不合理;眼看著病人掙扎死去,而非要得到家屬的一個簽字,這樣的制度是否體現了醫學救死扶傷的宗旨,是否充分尊重了生命?”
張新慶說,在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在一些強調個人意志的國家,只要病人已成人且精神正常,遇到類似的手術只需征得本人同意,也就是說,在緊要關頭,一個人的生命是由自己掌握,而非由家屬或監護人掌握。
他分析,中國之所以有這樣病人開刀、家屬簽字的制度,歸根到底在于中國人受家庭傳統文化影響較深,凡事要征求家人的意見。“這不夠科學。我想這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的醫療制度是否可以更人性化一些,不搞一刀切,更多地從人道、從生命本身的角度出發。”
本報記者 劉春燕 楊佼 黃亞瓊 實習生 蔡夢帷
對話肖志軍>>
“我們一直都很相愛”
記者:生前,你和李麗云關系如何?
肖志軍:我們關系一直很好,我很愛她,她也很愛我,否則我們不會一起來北京。在北京三年,她一直在家賦閑,都是我養著她。
記者:據醫院反映,你堅持讓醫院開感冒藥治肺炎,你不知道孕婦不能隨便服藥的嗎?
肖志軍:感冒了當然要吃藥,這些藥都是家門口的診所開的,醫院不讓吃,感冒怎么會好,這家醫院根本不會看病。
記者:據說李麗云肺炎很嚴重了,醫院要求剖腹產手術,為什么你就是不同意?
肖志軍:我不相信醫院,他們是要害我們。
記者:剖腹產需要5000塊,當時你是不是還擔心自己拿不出手術費,但是病友甚至提出送你一萬塊,讓你先簽字救人?
肖志軍:我一直不相信我老婆該生孩子了,我一直以為別人在跟我開玩笑,別人干嘛無故給我錢看病。
記者:醫院或許你不相信,但是病友你應該相信,周圍的人的建議和勸說,你是不是一點都沒聽進去?
肖志軍:我當時蒙了,滿腦子都在想,醫院是有預謀的害我們,到現在我還是這么想的。
記者:以后你打算怎么辦?
肖志軍:我準備把李麗云帶回去土葬,我還要找律師告這家醫院,沒錢也要借錢告,告他們謀殺。
據廣州日報
特寫>>
肖志軍是個窮人
肖志軍是否擔心高額的醫療費用而拒絕簽字?肖志軍自己也否認了這一點,他只強調,醫生治療有問題。該院醫務處副主任劉寶玉說,在苦勸肖志軍時,她曾經明確告訴他,不用考慮錢的問題。
但一個事實是,肖志軍是個窮人。
肖志軍穿著深藍色舊上衣,鞋子上滿是泥漿,手腕戴著一塊碩大的廉價電子表。他說,來到北京是妻子的愿望。“她說大城市好找工作。”肖志軍說,他們去年12月到北京后,他先是做保安,月工資750元。今年11月,他來到京西分院附近的一家飯店做洗碗工,月工資700元。“沒積蓄,全花光了。”肖志軍說,妻子懷孕后,從來沒帶她看過專門的婦產科醫院。只是因為妻子感冒,才去過兩次小診所。
肖志軍說,他曾經給市長熱線和一些媒體打過電話,詢問是否能不花錢,讓妻子住院。“都沒有消息。”他沮喪地說。
他說,自己聽說過,剖腹產要花5000多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