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拒不簽字手術致死兩條人命(來源:正義網)
本報記者 徐一龍 趙曉路 宋合營 實習生 劉懷宇
是否這是一個不可規避的結局———醫生遵守法律,就只能生生眼看著患者死亡。相關專家表示,法律雖然保護了患者和家屬的知情權,但同時也限制了醫生治病救人的沖動。是否有第三條路可走?
醫院無權強制手術
有沒有可能肖志軍不簽字,醫院強行做手術?
結果是沒有。按照我國相關法規,沒有病人或家屬簽字,醫生無權進行手術,而一旦強行進行手術,將會給 醫院帶來巨大的風險。
京西分院醫務處副主任劉寶玉說,事實上,在勸說肖志軍的同時,他們馬上向石景山區衛生局醫政處魯科長匯報了此事。魯科長隨即請示北京市衛生局醫政處負責人。最終,京西分院得到的回復是,沒有家屬簽字同意,不能擅自手術。北京市衛生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特別是現在的醫患關系如此緊張,沒有醫院敢“非法救人”。
記者追問,如果患者當時身邊沒有家屬,是否就無法進行手術。
“那問題就簡單了。”京西分院婦產科副主任趙會榮說,此前有過先例,在沒有家屬的情況下,如果病人遇到生命危險,在上級領導同意后,有可能為患者進行手術。
即便如此,這也意味著將面臨巨大的風險。“手術成功還好,一旦有問題,醫院可能面臨數百萬的索賠。”劉寶玉說。
這就是現實,醫生們遵守了法律,而患者在他們面前生生死去。
另一種現實是,醫院可能仍將面臨訴訟———雖然這可能有些荒唐。昨天晚上,肖志軍在醫院眾多記者面前,在無淚的嚎啕中斷斷續續地重復著:“我要找律師,要找法醫,我非搞到底!”
專家建議增補法規
當產婦陷入命懸一線、無法自己做主時,誰來保護她的就醫權利?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必須征得患者同意,并應當取得其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并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時,應當取得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并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無家屬或者關系人在場,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經治醫師應當提出醫療處置方案,在取得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被授權負責人員的批準后實施。
石景山區衛生局副局長付銳認為,《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雖然有效保護了患者家屬的知情同意權,但同時也部分限制了醫生治病救人的權利。他分析說,在家屬比醫生擁有更多手術決定權的法律語境下,會使得醫生對患者即使有明確診斷,也不敢貿然違背家屬的意愿給患者做手術。“如果醫生那樣做了,手術不成功,家屬就會將他告上法庭。”
在付銳看來,目前我國多數患者家屬的疾病診斷能力都不如醫生科學,因此相關部門有必要制定出臺一個增補性的條款,使得醫生在常態下遵循《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同時,在危急情況下也能有權威力量對家屬的不當判斷予以制約。“能夠充當這個權威的,只能是擁有更多專業知識的醫生。”付銳說,這個問題如不解決,肖志軍妻子這樣的悲劇就有可能再次重演。
回訪
為謀職夫妻謊稱兄妹
“肖志軍早上哭著回餐館,說他老婆死了。我有些懷疑。”在徐家海的印象里,肖志軍很可憐,但他的話不能全信,因為他曾為了得到這份工作而撒謊。
徐家海是京西分院附近五福嘉禾餐館的老板,肖志軍夫婦在此打工。大概在11月18日或19日晚上,肖志軍夫婦拎著大包進了餐館,一人點了一份面條,吃完后找到值班經理,說想在這里打工。餐館并不缺人,夫婦倆失望地離開。第二天上午,夫婦倆又來餐館懇求,說可以不要工錢,給口飯吃就行。肖志軍口音重,情急之下要過紙筆,邊說邊寫才能表達清楚。“他說這是母親寄來的,意思是已經走投無路了,沒有這份工作,下一頓就沒有著落。我心軟了。但那女的看起來像是懷孕了,胖胖的。”徐家海說出自己的懷疑,肖志軍卻沒說實話,信誓旦旦地硬說李麗云是他表妹,也沒有懷孕,最后還在“保證書”上簽了字。他在落款處寫著“哥哥:核彬核改名肖志軍”。
拿到“保證書”后,徐家海辭退了兩個洗碗工,由肖志軍夫婦接替,每人每月700元工錢,分別住在男、女員工的集體宿舍。
和李麗云同宿舍的工友說,每天半夜都能聽到她咳嗽,有時呻吟喊痛。“他倆話不多,感情好像不尋常。”餐館的員工發現,肖志軍總是一人干兩人的活兒,從不讓李麗云動手。昨天上午9點左右,肖志軍哭嚎著出現在餐館,說老婆死了,是醫院治死的。
徐家海不解,一再追問,肖志軍才說出兩人是夫妻關系的事實。原來,幾年前李麗云曾自殺,被肖志軍救下,后來就好上了,并在未征得女方父母同意的情況下結了婚。婚后,肖志軍去女方家,但被攆了出來。
目前,肖志軍的包裹仍然放在店里,“他說出事后已經通知了雙方的家人,(家人)正往北京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