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她說起之前看過的《追風箏的人》。當時,我脫口而出,“這本書我也看過,‘為你千千萬萬次’,是吧。”她很開心,興致勃勃地和我聊起書中的內容,然而我很尷尬,因為就只記住這一句,其他的早忘得一干二凈。那是我第一次有種深深的感覺:明明看過某本書,但具體是講什么的,卻懊惱怎么也記不起來,腦袋里像團漿糊一樣。可其他人卻不一樣,他們總能將讀過的書記得很清楚,并能發表自己的見解。相信不少朋友也有類似的困擾:為什么自己讀過就忘了,好像讀書也沒有什么用,打擊讀書的積極性,甚至說出“讀書無用論”,從此不愿意讀書。
那要怎樣解決這樣的困擾呢?后來我終于在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的書中找到了答案。《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通過利用讀書筆記從如何選書、購書、讀書和活用,為我們解讀了怎樣才能掌握書中的精華,內化書中的知識為我所用的問題。
可能很多朋友不了解作者奧野宣之,他畢業于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業,是日本有名的“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表示,一味盲目閱讀等于沒有讀過,著有《“處方箋”讀書法》、《三本書創造好點子》、《智慧創造鍛煉法》等,他獨創的信息整理書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幫助人們學會有限閱讀。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作者奧野宣之通過以下三點向我們解答了怎樣選書、怎樣閱讀和怎樣記住書中內容并加以活用的方法。
一、主動選購真正想讀的書,為提高閱讀效率做準備。“選購”包含“選擇”和“購買”兩層含義。有時我們在書店里瞎逛,想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可效率特別低,有時還會沖動性購買那些不想讀得書。其實,如果當初我們買書時有個書單,那我們就能準確的買到自己想讀得書,也不會存在買而不讀的現象。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書中,就提倡大家用筆記本收集生活中所有與書有關的信息,選出自己想讀的書,在書單上記上: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培養帶著目的去讀書的意識。書中還講了個小技巧,就是找出“樞紐書”,即“書里推薦的書”,如《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還提到過《學會學習》好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從個性出發,找到學習的制勝關鍵,這本書也進入了我的書單。當我們選了自己真正想讀的書,無形中就為更好地吸收做好了準備工作,也提高了閱讀主動性。舉個例子,你的老師給你講個知識,你腦袋中卻在想今天中午吃什么,偶爾吸收一點知識;而你的同學認真聽講,聽了之后,又主動看了相關的知識,可想而知,你和你的同學在這個知識點上的吸收程度就很不一樣。我們讀書也是一樣,這本書就是你的老師,作者寫的相關知識,你不感興趣,閱讀主動性就低,獲得的信息就少,學會選書購書,這就將大大提高閱讀效率。
二、使用讀書筆記法,幫助我們理解書中的精髓。我們解決了選書和購書的問題,現在來看如何高效吸收書中精華內容。《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書中提到,當你為別人講解書中的內容時,才會真正理解它。而當你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寫文章的好處比口述要多。讀書筆記法需要我們多次閱讀給書畫重點、寫讀書筆記。
1、對重要內容進行提煉。第一遍通讀,將你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第二遍重讀,將你折角的那幾頁重新重讀一遍,如果仍然覺得好,就將那頁的另外一角折起來;第三遍標記,重讀折起上下兩角的幾頁,第三次仍覺得值得一讀,就用不同的記號在上面做標注,如直線代表“重要”,波浪線代表“非常重要”,圓圈代表“關鍵詞”等,當然折角工序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書簽代表三道程序,如黃色書簽代表通讀,紅色書簽代表重讀,綠色書簽代表標志,看你自己的喜好。
2、“蔥鮪火鍋式”摘抄 評論讀書筆記法。反復閱讀我們之前做過記號的內容,嚴格刪選出自己認為可以多讀幾遍的部分,然后摘抄 評論。重點是一定要摘抄讓自己心動的語句、顛覆自己之前觀點的句子,用“O”表示后面是摘抄,表上頁碼,用“☆”表示后面是自己的評論,寫一些對摘抄部分的感想、思考和補充,最后加上日期,書名,作者名。
三、重讀讀書筆記,學以致用進行思想輸出。我們在學生時代,很多人都會將自己做錯了的題,摘抄到一個錯題本里,久而久之,一本厚厚的錯題本就出來了,然而有很多同學,根本就沒有回過頭去再看一眼,導致的結果就是以前做錯的題后來照樣不會。讀書也是一樣,為了更好地吸收內容,我們需要重讀讀書筆記,并學以致用。
1、如何重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將一本書比作一個“場所”,讀書筆記就是拍攝的照片,在不同時刻去同一個場所拍照,拍出的照片會有所不同,對那個場所的印象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我們應確定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景,比如一周一次,晚飯后20點到21,在書房回顧那些摘抄的內容,如果有新的感想,再把它寫在筆記里。當然,時間和地點,各位朋友可以自己制定。
2、怎樣使用?一是,寫書評輸出內化知識。我們之前使用“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將摘抄的內容和評論的內容以圓圈和五角星區分,這時,我們就可以整合兩方面的內容,結合實際,在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豆瓣讀書等平臺寫書評;二是,為我們更好地生活或工作提供思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作者奧野宣之常會將自己當做因為某個主題而煩惱的人,比如以“工作與結婚”主題為例,他將選擇選擇三本同主題的書:A倡導保持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書,;B講解如何與異性交流的書;C提倡“讓婚姻為工作提供助力”的書;通過“蔥鮪火鍋式”讀書法,分別將三本書的要點和評論寫成讀書筆記,然后針對三本書中針對某個問題提出的不同意見,一邊自己討論,一般反復修正,最后得出讓自己信服的結論,從而解決我們最開始的困擾。
“讀書筆記是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我們在讀書時要善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的讀書筆記法,認真選擇滿足自己需求的書,抒寫讀書筆記,以輸出為目的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活學活用,這樣你就不會再有“記不住”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