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冒險時絕不膽怯
在食物奇缺的情況下,有時頭狼是沒有選擇余地的,必須用它的冒險去挑戰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頭狼能實現野心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敢于冒險,但頭狼的冒險行為是建立在理智基礎上的。這也就是頭狼足以戰勝一切的原因所在。
野心和夢想從來都不會輕而易舉地信手拈來,有時會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因此,作為人,要實現野心、成就夢想,也必須具有頭狼的這種冒險精神。一個缺乏冒險精神的人,即使想了、做了,也未必會有所成就、夢想成真。成功者首要的是目標明確,在目標的召喚下勇敢地去做,冒險地去做,這樣才會有成功的可能。
其實,說起“風險”來,在人生中何處不在呢?登臨高峰,豈有不險之理?當然,冒險不等于粗枝大葉、閉眼蠻干,也不是只求前進而不管實際。我們要分清楚什么是敢作敢為,什么是莽撞蠻干。牛根生的創業歷程可謂是對“冒險精神”的最好詮釋。
當年,20歲的牛根生進入養牛場工作,5年后牛根生進入了伊利,從一名洗瓶工干起,隨后逐步升任車間主任、經營副總裁。
天有不測風云,幾年后,牛根生卻被伊利董事會免職。于是,不甘落寞的牛根生冒風險選擇了自主創業。在從伊利出來的第二年,蒙牛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100萬元,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賣伊利股票的錢。當時,他們在呼和浩特的一個居民區里租了一間小平房作為辦公室,總共只有53平方米,月租金200多元。蒙牛剛剛成立的時候,沒有奶源,沒有廠房,沒有市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而且僅僅在內蒙古,以伊利為首的乳品企業就有數百家。
弱小總是容易受人欺負,為了謀求快速壯大的機會,牛根生冒了更大的風險,借力資本高手。公司成立3年后,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三家國際機構入股蒙牛。但是打著“鋤強扶弱”口號的3家投行除了帶給蒙牛總計6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以外,還給牛根生套上了枷鎖:未來3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贏利復合增長率低于50%,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層就要向以摩根士丹利為首的3家外資股東賠上7800萬股蒙牛股票,或者以等值現金代價支付;如果管理層可以完成上述指標,3家外資股東會將7800萬股蒙牛股票贈與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團隊。
在強敵環伺的制造行業里每年獲得50%的每股贏利復合增長率,這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完全是沒有勝算的賭博。但是在強敵環伺的時候,只有“快魚”才能生存,否則就只能被“大魚”吃掉。牛根生毅然決然地同意了國際投行的條件,決定冒險一戰。
有了資金支持的蒙牛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競爭對手的槍林彈雨中,蒙牛集團迅速成長,短短3年間,蒙牛的銷售收入就從7.24億元躍升至72.138億元。“蒙牛速度”在中國企業界引人注目。當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對牛根生的頒獎詞中寫道:“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的速度,讓外資股東無話可說,按照協議,蒙牛乳業當年的凈利潤是以3億元為界限,而蒙牛公布的業績為3.19億元,超出了外資股東的期望值。
縱觀牛根生的這段創業經歷,冒險似乎與他如影隨形,牛根生就是一個自信滿滿的冒險者。當然,這并非說二者之間有著必然的因果關系,但是帶著自信去冒險創業的人,或者說,本著為事業的宗旨去積極冒險的人,必定會取得更多的成功。可以說,牛根生正是憑借著自己的冒險精神奠定了他的乳業江山。像牛根生這樣的冒險家不僅存在于中國,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大有人在。
摩根從少年時就開始游歷北美西北部和歐洲,并在德國求學。畢業后的摩根來到鄧肯商行任職。摩根特有的素質與生活的磨煉,使他在鄧肯商行干得相當出色。
有一次,在摩根從巴黎到紐約的旅行途中,有一個陌生人去他的座艙中找他,問:“聽說,您的職業是商品批發,是嗎?”
“是的,有事嗎?”摩根覺察到對方有急事。
“啊,先生,我有事求你,我有一船咖啡急著處理。這些咖啡算是一個咖啡商的,現在他宣告破產,無法償付我的運費,這船咖啡就當做抵押給了我,可是我不懂這方面的業務,您是否可以買下這船咖啡?很便宜,只是別人價格的
一半。”
“這事很著急嗎?”摩根盯著來人。
“是很急,否則這樣的咖啡不會這么便宜。”說著,拜訪者就把樣品拿了出來。
“我買下了。”摩根瞥了一眼樣品回答道。
“摩根先生,你這年輕人,誰能保證這一船咖啡的質量都與樣品一樣呢?”見摩根輕率地買下這一船還沒有親眼見到質量的咖啡,他的同伴在一旁提醒道。
這位同伴提醒的并不假,當時,經濟市場混亂,坑蒙拐騙的事情屢見不鮮。光在買賣咖啡方面,鄧肯商行就數次遭暗算。
我知道了,但這次是不會上當的,我們應該踐約,以免這批咖啡落入他人之手。”摩根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力。摩根決心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放手一搏,他寫信給父親,請求父親助他一臂之力。在父親的默許下,摩根又買下了許多船咖啡。
最終,摩根勝利了,在他買下這批咖啡后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災,大幅度減產,咖啡價格上漲兩三倍,摩根大賺了一筆。不久之后,摩根在華爾街獨創了一家商行。與眾多白手起家的大富豪的發跡史一樣,摩根財產的聚斂,是從一個不經意的機會開始的。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擔心失敗,他們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好讓自己不去冒險,最后,他們一事無成,只能羨慕地望著別人;有的人害怕困難,將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推給了別人,但當別人歷盡艱險得到掌聲和鮮花后,他們又后悔當初不該將機會拱手相讓;有的人害怕冒風險,因為他們總想躺在幸福的港灣里,然而風平浪靜、安逸舒適的生活總會消磨掉人的斗志。畢竟,風險常常會是失敗的導火索,常常意味著放棄到手的一切,意味著要承擔許許多多困難和壓力。
然而,一個有志成功的人必須要有冒險精神,懼怕失敗,不冒風險,求穩怕亂,平平穩穩地過一輩子,雖
然可靠,雖然平靜,但那只是悲哀而無聊的一生。更令人痛惜的是,這樣的一生會葬送自己的潛能。與其造成這樣的悔恨和遺憾,不如勇敢地去闖蕩和探索;與其平庸地過一生,不如做一個敢于冒險的英雄。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我想超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能畫地自限,而要勇于冒險,因為我知道:風險就如一座險灘,渡過了這座險灘,就會風平浪靜,就會收獲勝利的喜悅。
2.只有奔跑才能捕到獵物
在野外,一頭狼可以存活13年,但大部分只有9年左右的壽命。
然而,被人類飼養的狼,其壽命通常會超過15年。這就充分說明了頭狼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是極其艱辛的,并且處處充滿兇險,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這時,狼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不停地奔跑,只有行動才能讓它們捕捉到獵物。尤其是在較為荒涼的棲息地,由于獵物少,頭狼必須跑很遠的路才能獵得食物。獵物一吃完,頭狼又開始奔跑起來,向下一個獵物追去。因為頭狼知道,只有自己奔跑起來,才能捕獲到獵物。
現實中,能使我們為之奮斗的是理想,而實現理想所必需的是行動。只有行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達
到自己的目的。我們所需要的是一份堅定不渝的理想信念,這種信念下的堅定的行動,才能使我們一步步接近心中理想的殿堂。
許多人總是等到自己有了一種積極的感受再去付諸行動,這些人其實在本末倒置。殊不知,積極行動會帶來積極思維,而積極思維會產生積極的人生心態。心態是緊跟行動的,你的內心怎樣想,你就會采取怎樣的行動,也就會產生怎樣的結果。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斯通在擔任美國國際銷售執行委員會委員的時候,曾作為該會的代表走訪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有一天,斯通給澳大利亞東南部墨爾本市的一些商業工作人員做了一次勵志的談話。沒過幾天,斯通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一家出售金屬柜的公司的經理打來的。這位經理很激動地說:“發生了一件令人吃驚的事!你會同我現在一樣感到振奮的。”
“把這件事告訴我吧!發生了什么事?”
“我們公司的目標是把今年的銷售額翻一番,但令人吃驚的是,我們竟然在48小時之內達到了目標。”
“你是怎樣達到這個目標的呢?”斯通問道,“你又是怎么把你的收入翻一番的呢?”
這位經理回答道:“你在談話中講到你的一位推銷員在同一個街區兜售保險單失敗而又成功的故事。記得你說過,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做不到了。但是,我相信你的話,我也做了準備。我記住你給我們的自我激勵的警句:‘立刻行動!’我就去看我的卡片記錄,分析了10筆死賬。我準備提前兌現這些賬,這在先前可能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我重復了‘立即行動’這句話好幾次,并用積極的心態去訪問這些賬戶,結果做了8筆大買賣。發揚積極心態的力量所做出的事是很驚人的!”
雖然行動并不一定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不采取行動是絕無滿意的結果可言的。世界上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關鍵是看你是否有一顆主動行動的心,能不能自動自發地行動。機遇和成功之間并不是等號,要將機遇轉化為成功,需要的就是行動、行動、再行動。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
一位中國留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每當喝下午茶的時候,他都會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舉重若輕,但幽默風趣,他們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這個留學生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夸大了,也就是說,
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學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中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畢業那年,他把《成功并不那么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后,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并加以研究。
后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中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它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
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系。后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國內某汽車公司的總裁。
只要我們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了我們的時間和智慧足夠我們圓滿地做完一件事情。并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動自發地行動起來。世界上沒有一個成功者是坐享其成的,生活中的“墨守成規、坐享其成”也必然沒有成長的空間。
當年,迪斯尼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不斷地呼吁去建造一個樂園,可是當時有非常多的人反對他。有的人
擔心會對環境產生影響;有的人擔心他的資金有問題;有的人甚至懷疑他的腦袋有問題;有的人說政府不會批那么大的一片地。可是,迪斯尼不斷地去想各種各樣的方法,為了解決資金方面的問題,他跑了143次銀行。他積極地尋求各方面的支持,最后,他夢想中的樂園——迪斯尼樂園,終于在美國開始興建。如今,它已被復制到世界很多地方。
可見,一個人的理想固然重要,但行動則更重要,缺乏行動的理想只是一紙空文。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行動的意識,不要相信被動會有所收獲。無論在哪個領域,如果不努力去行動,那么終將不會獲得成功。
汗水就是行動,行動就是努力。在自然界中,雖說兔子弱小,但就連兇猛的頭狼要捕捉一只弱小的兔子,還需要全力以赴地去行動。如果不行動、不努力,要想捕捉到兔子是不可能的事情。人生活在現實中,也只有行動起來,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才能登上成功的列車。
成大事者皆有志,成大事者亦有恒,成大事者更具有堅定不渝的行動。因為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只有行動才會產生最后的結果。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劃,最終必然會落實在行動上。
下一章節~~頭狼的字典里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