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從彈丸之地到一統全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以郡縣制統治全國,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車同軌,影響深遠。在秦穆公帶領秦國晉身春秋五霸之一后,其死后,太子嬴罃繼位成為秦康公。
不過,秦康公未能讓秦國更進一步,反而是讓秦國從春秋五霸之一墜落轉弱,使秦國由強極一時到開啟此后長達兩百多年的弱勢格局,此后的秦國也只是一直憧憬吶喊恢復“穆公時代秦國“為目標。
秦康公的母親夫人穆姬是晉獻公之女、晉文公的姐妹,也因此秦康公對于晉國是復雜的,一方面晉國之所以恢復強大,是晉文公的努力,而在昔日秦康公奉父親秦穆公之命當時送還未是晉文公的重耳回國登位,甚至還為此作詩“我送舅氏,曰到渭陽”。重耳后成為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號稱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
另一方,秦康公在位期間多次與強大的晉國發生戰爭,導致秦國國力的削弱,此外秦康公在父親秦穆公建立的輝煌下不思進取,窮奢極樂,甚至為了游樂,讓百姓耗時三年修建豪華的觀景臺,導致國內民怨沸騰,民心又離異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