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張朝陽和團隊仿照雅虎的模式克隆了一個中國版,成立了搜狐公司。
轉眼間20年就過去了。
2018年2月25日,張朝陽帶領自己的員工們在北京奧森公園跑了20公里,以此來紀念自己創(chuàng)業(yè)20年,以此來為搜狐20歲生日慶祝。
張朝陽在起跑儀式上說:
“我們還在路上,搜狐還在路上,今天的跑步也意味著重新出發(fā),人生還在路上,我們依然年輕,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搜狐的光輝還在未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其實也有更加精彩的未來還在等著我們!我們用這種方式慶祝搜狐20周年,光榮的、隆重的、認真的、充滿價值感的走向未來。”
20年前,是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爆發(fā)的年代,放眼當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基本上都是在20年前后成立的:搜狐、新浪網(wǎng)、網(wǎng)易、聯(lián)眾游戲、九城、京東、騰訊、阿里巴巴、攜程網(wǎng)、當當網(wǎng)、國風因特軟件公司(后來的360)、百度等等。
但是物是人非,像張朝陽一樣,依舊活躍在公司管理一線的已經(jīng)沒有幾個了,這20年時間張朝陽也曾經(jīng)達到過人生的巔峰,比如差點破產(chǎn)的馬化騰曾經(jīng)找過他,讓他收購騰訊,但是他“拒絕”了。
20年后的今天,當再談起這件往事的時候,問張朝陽,當時沒有收購騰訊,是不是感覺錯過了一個好機會,有沒有挺后悔的?
張朝陽說,“不是錯過,他們不愿意吸收我們的投資,這哪兒叫錯過?歷史上我們剛剛上市,我們市值才1.5億美金,華爾街股票破滅,騰訊要價9000萬美元,我干嗎買呢?你說我是錯過了嗎?”
18年前的2000年,當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來臨時,每個公司都處在生死之年,當時的騰訊也不例外,早期投資騰訊的IDG正面臨困境中,它需要一次套現(xiàn)來存活。
而在當時的IDG看來,騰訊的商業(yè)模式并不受主流資本市場青睞,關鍵是實在太炒燒錢了,抗不住了。IDG不打算再追投騰訊了,為了早點套現(xiàn)離場,IDG幫忙尋找新的買家。先后找了8家公司求其收購,但最后無一例外地都以失敗告終。當時騰訊最先找的就是當時如日中天的搜狐的張朝陽。
騰訊-43032.17億
搜狐-13.22億
截止2018年2月26日,騰訊當下的市值43032.17億,而搜狐只有13.22億,懸殊之大,讓人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