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評審制度目前不可能取消,只能在原來基礎上修改,盡可能讓奮斗在一線的教師得到職稱評審的實惠。現行職稱評審方案始終是屬于頂層設計,自上而下設計,這樣的設計似乎很有科學性,但很不符合廣大一線教師的真實現狀,很難讓一線教師滿意。
各地網友們根據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切合實際的建議,小編把這些網友們的意見匯總了一下,針對評審中一線教師關注的幾個問題羅列一下,構成了一份來自底層的職稱評審方案,供大家參考,不知能否遂了大家的意愿。
一、資歷、學歷要求
1.資歷 在學校工作滿10年,且在一線擔任學科教學工作不得少于7年,可以申報一級教師;在學校工作滿15年,且一線擔任學科教學工作不得少于12年,可以申報中學高級(堅決杜絕有人曲線救國被借調外單位工作,或者某些非教學一線而擔任行政職務的人,搶著評職稱現象)。
2.學歷 本科及以上可以申報。對一些由于歷史原因造成學歷偏低的農村、偏遠地區學校的老教師,可以通過教育學心理學、學科專業的合格考試,通過即可視作相應的學歷;年輕教師不可放松學歷要求。
二、榮譽要求
堅決取消榮譽要求!金杯銀杯不如師生家長的口碑!每年下派到學校的榮譽名額很少,一般教師根本占不到邊,評審卻需要縣區級以上榮譽,哪里來?強調榮譽等于為學校腐敗開了口子,為教師間不和諧埋下了禍根。為欲參加評審的老師召開師生家長座談會,群眾是絕不會故意抹黑好老師的。
三、論文、課題要求
取消論文、課題的硬性要求,換用符合一線教師實際的考核方法;對一些能寫論文能做課題教師可以采取加分的政策加以鼓勵。
論文要求至少發表三篇,對絕大部分一線教師來說很難,還沒嘗到職稱的甜頭,卻要花幾千的版面費發表論文,養活一幫低檔雜志,很是窩火。
課題要求市級以上立項課題,簡直無理取鬧!一線教師天天在課堂教學,和學生打成一片,見招拆招,是真正在研究教育教學,何必要寫那些不著邊際,拍腦袋想出來的所謂經驗?課題研究不是一線教師的事,是那些搞理論研究人該做的工作。
既然要評職稱,總得有一點理論化的東西吧,對一線教師而言,多的是經驗。可以要求評職稱教師從三個方面各寫一篇經驗總結,從“德育教育、課堂教學、教材鉆研”等三個方面各寫一篇約3000字的經驗總結,上交專門委員會評審,合格即可。
從一線教師實際出發,寫自己的教育教學心得體會經驗,應該比較符合實際,畢竟高級職稱是專業技術職稱;如果連這個都難以完成,評不上就不要怪誰了。
四、淡化優質課獲獎要求
優質課要求可以針對一些城區學校、熱點學校教師,大量農村學校偏遠學校不該有要求。在條件簡陋的學校,這些教師堅守在一線,撐起了基礎教育的天空,就因為沒有那種參加比賽的機會,讓他們無緣高級職稱的評審,是很不公平的。假如那些教師連課都上不好,還能在課堂堅持這么多年?早被學生家長轟出學校了。
五、取消職稱評審的名額限制
這是最為教師痛恨的一點!取消名額限制,當年度符合條件即可申報通過!
六、評審通過后的考核
這是廣大教師最為痛恨的第二大點!評上高級教師后就完事大吉,少干或不想干了。要有后續的考核機制,評上高級教師后,五年內除非身體原因,否則不得脫離一線教學;一旦脫離,高級教師的工資待遇減半發放甚至不發放!長期脫離一線教學取消高級職稱!
七、非一線教師不得參加高級教師評審
不在一線教學,卻要評教師的職稱,這讓一線教師情何以堪?
至于其他的,如繼續教育學時、班主任年限、教學質量,不管要求怎樣,只要不過分,一線教師都是認可的!
各位同行,你們覺得這份來自底層的職稱評審方案怎樣?還有遺漏的嗎?請補充!
但要注意,有評審總要有競爭,不可沒條件!
本方案僅代表一線教師的心聲,非官方說法!請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