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4月24日,詹天佑先生與世長辭,他為中國鐵路的貢獻,自然是無法用言語形容。
除此之外,詹先生留下的更大一筆財富,即天佑精神——自強,獨立思考,科學思維。
體現其精神之載體也還尚存于我們身邊,即我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干線——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于1905年9月開工修建,連接北京豐臺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1909年建成。
100年前,外國人一直想爭取這條鐵路的修筑權,他們以為沒有中國的工程師可以修筑這條鐵路,于是就規定只要有中國工程師可以修筑這條鐵路,他們就不再插手,于是清政府就任命詹天佑修筑這條鐵路,并最終取得成功。
如今百年過去,這里依然保存完整,且上世紀西洋風格的老候車室被粉刷一新,但舊式的風格全部都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包括車站百年前使用的一些基礎設施,如鐵軌、信號燈、車站牌等,它們都在向來往的人們訴說著京張鐵路的歷史。
這個車站現在已經不再運營,但通往延慶火車站的S2路列車經過這里時會暫做停靠調換車頭。如果體力好,可以爬到長城上,居高臨下地欣賞S2蜿蜒進站的美態。
人們為了紀念詹天佑先生,就在青龍橋火車站旁為詹天佑先生立了雕像,整個雕像位于一座高約3米的基座上,正前方有紅色的“詹公天佑之象”幾個大字,異常醒目。
基座上詹天佑先生正身著禮服,右手插進口袋,左手下垂,手中捏著一副手套,兩眼俯視前方,仿佛一直在關注著這條由他自己設計建造的鐵路的運行狀況。
大多數時候,這里人煙稀少,風景幽美而寧靜。車站周圍的蒼山林海風景秀麗,還有八達嶺殘長城蜿蜒山脊之上,盡顯滄桑與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