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生活。美學。
“杯”字起源于“抔”,
雙手合捧之意。
最早的杯是橢圓形的,
兩側有耳,又名耳杯,
要雙手持耳捧起來,
喝酒。
耳杯還有個美麗的名字
羽觴,
當年蘭亭修禊時,
王羲之寫“曲水流觴”,
用的就是耳杯。
耳杯裝上酒,
還能漂在水上,
陶瓷不行,青銅不行,
要用木胎漆器,
所以“杯”字從“木”。
▲西漢 “君幸酒”云紋漆耳杯 湖南省博物館藏
這是西漢時的一盞“君幸食”漆耳杯。
黑色勾邊,朱紅杯底,
橢圓形的身材,
有著兩只如同鳥雀翅膀一般的耳朵。
“君幸食”即請君進食。
▲西漢 “君幸食”漆耳杯 湖南省博物館藏
其實,
將中間的“幸”字看作幸運的意思,
也未嘗不可。
人們生而有幸,
可以勞作,可以收獲,
可以享用食物,
可以暢飲美酒。
▲西漢 “君幸食”小漆盤 湖南省博物館藏
一起出土的九十多件漆耳杯,
每一件都向人們訴說著
那個遙遠的西漢時代。
▲西漢 “君幸酒”云紋小漆卮 湖南省博物館藏
據漢代《鹽鐵論》記載,
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
故價格十分昂貴,
一個漆杯的價格甚至相當于十個銅杯。
故漆飲食器皿比青銅器更具優越性,
因此為宮廷及貴族官僚所愛好,
漆器也由此成了地位和財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