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梯本來就不是為左行右立設計的。
乘扶梯時靠右站、留出左邊通道,讓著急的人先過,這似乎是社會共識。很多人會認為沒有做到這些事的人是“不文明、不遵守規范”。但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地方已經不再這么倡導了。
歷史上,最初為何要倡導“左行右立”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許多人認為,這和早期倫敦地鐵站扶梯的設計有關。1911 年,美國發明家查里斯 · 迪 · 斯伯格(Charles D. Seeberger)在倫敦伯爵府法院(Earl’s Court)地鐵站安裝了第一臺自動扶梯。
現代扶梯的頂部和底部有“梳子”狀的踏板,提醒行人扶梯即將結束,也是讓行人做步伐交換的緩沖地帶。但第一臺自動扶梯卻沒有這樣的踏板,隨著扶梯踏板移動到高處的著陸點,會出現一個“V”型的分流器——左邊是普通地面,右邊是扶梯踏板——扶梯在此結束。
倫敦人在行走、開車時都習慣性靠左邊。但這個扶梯的設計邏輯卻顯示,人們選擇“左行右立”會更加方便,“右行左立”反而可能會讓右側行人和左側站立的人在著陸三角區相撞。因此,乘坐早期倫敦地鐵站扶梯的人們大多遵循“左行右立”的模式。
還有許多人認為,乘坐扶梯“左行右立”的習慣與道路行車規范有關。在中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人們靠道路右側行車,乘坐扶梯時會習慣靠右站。但并不是所有國家都遵循統一的行車規范——在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等靠道路左側行車的多數國家,人們乘坐扶梯時會采取“右行左立”的模式。
也有一些城市有特殊習慣。在日本大阪等關西城市,乘坐扶梯“左行右立”才是當地民眾的普遍習慣。一種說法是,1970 年大阪世博會舉辦時,為配合大多數外國游客的習慣,私人鐵道公司“阪急電鐵”在梅田站播放了“為行人提供方便,請空出左側位置”的廣播——大阪的第一部扶梯正是于 1967 年安裝在梅田站。從那時起,大阪形成了乘坐扶梯“左行右立”的習慣。而東京最早的扶梯出現在 1914 年,這可能也是它沒有受此影響的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自 2006 年開始,各地關于安全乘坐扶梯的宣傳似乎與人們的習慣“背道而馳”。加拿大的多倫多交通運輸局(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鑒于“曾在扶梯上發生過多起事故”,從 2006 年開始逐步撤除“左行右立”的標語牌,以“阻止人們在扶梯上行走”。
2010 年世博會期間,上海地鐵曾組織宣傳'左行右立,文明乘梯',并把“左行右立”列為城市文明行為之一。但 2019 年 4 月 9 日,上海地鐵發布新版《自動扶梯乘梯須知》,第一條就是“禁止行走或奔跑”,取消“左行右立”的倡導。
△ 上海地鐵發布的新版《自動扶梯乘梯須知》,細分了八項禁止內容及四項注意內容。圖片來源 | 上海地鐵
另一個城市——南京也發現了“左行右立”可能存在的問題。南京地鐵運營公司曾在 2010 年至 2011 年期間宣傳“左行右立”文明禮儀。但隨后發現,由于自動扶梯臺階高度為 21 厘米,高于公共場所樓梯要求的 15 厘米,常有乘客因在電梯上行走、跑動而摔倒。
2015 年 8 月 11 日,南京市公安局地鐵分局在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表示,乘坐扶梯“左行右立”會導致梯級左右承受重量不均,如今只提倡大家“站穩扶好”。2019 年 4 月 14 日,南京市公安局地鐵分局在微博上轉發了上海地鐵發布新版《自動扶梯乘梯須知》的消息,并再次解釋,乘坐電梯不提倡“左行右立”,是因為這樣“易導致電梯右邊磨損,嚴重時發生輕微傾斜”、“使得扶梯一半的運行空間被讓出,電梯運力減半,早晚高峰時,易導致站臺站廳客流積壓”,以及“在電梯上走動易發生碰擦摔倒等安全事故,且易引起糾紛”三點原因。
現在,日本扶梯協會也在官網呼吁“不要在扶梯上行走”,稱其“會伴隨著危險與不便”,并提醒人們用錯誤方式乘坐扶梯可能會受傷或導致設備損壞。
△ 2017 年 7 月 21 日至 8 月 31 日,日本扶梯協會和阪急電鐵、森大廈等日本 51 家鐵路事業關聯機構聯合舉行了乘坐自動乘坐扶梯“一起抓扶手”的活動。宣傳海報中的人物都站在扶梯兩側或中央。圖片來源 | 阪急電鐵
我們找到了負責地鐵扶梯安全檢修的楊光,向他詢問了和扶梯安全有關的問題。
未來預想圖 × 楊光
Q:現在你們還會鼓勵“左行右立”嗎?
A:現在都不鼓勵了,標語或語音提示都只說:“請站穩扶好”,許多地方以前提倡“左行右立”的標語也基本都撤掉了。
Q:“左行右立” 會對扶梯安全造成哪些影響?
A:“左行右立”會加速扶梯設備的磨損、損耗,有長期的安全隱患。
行人在扶梯左邊快速行走,會有很多突發狀況。只要有一個人不走,整個隊伍都會停下來;就算所有人都在走,大家的步伐、振動的頻率都不一樣。
長時間右側站立也會導致扶梯蓋板左右兩邊不平衡;右邊一直固定,左邊一直振動,這樣肯定會對扶梯造成傷害,整個設備的穩定性也不太好。
再有,扶梯本來的設計就是載重運行,是為了讓大家實現快速位移,所以只提倡大家站穩扶好,而不是左行右立。
Q:所以站在哪里都無所謂,甚至分散左右站立,在設備維護角度上說會更好?
A:從設備維護角度來說,分散左右站立有利于扶梯運行部件平衡受力,避免長時間單邊受力,導致左右運行部件磨損程度不同、出現故障。
Q:地鐵會如何解決因為大家“左行右立”習慣造成的扶梯損害?
A:在滿足客運流線的情況下,我們會每隔一兩周,在一些人流量大的站點調整扶梯上下的方向,以更好平衡扶梯運行部件的受力。但為了避免乘客因習慣扶梯運行方向而不慎逆方向乘坐、導致客傷,一般在運營期間,我們不會調整扶梯上下行方向。
Q:坐扶梯時還有什么潛在危險之處與需要特別注意之處?
A:扶梯兩側有一排毛刷,是為了提示提醒大家注意長裙子、洞洞鞋等,但小朋友們喜歡用腳去玩那些毛刷,這樣很容易夾到,造成大腳趾撕裂。
扶梯如果到達一定負重,會自動停下。此時,如果人們并沒有專心乘坐扶梯,扶梯突然停下,會造成人群倒塌、踩踏等事故。
Q:什么情況不建議大家坐扶梯?
A:攜帶大件物品如行李箱、嬰兒車的乘客,我們會建議他們乘坐無障礙直升電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