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到來,上海又成為國內外游客心儀的旅游目的地,地鐵也成為很多游客的出行選擇。但有沒有想過,“左行右立”的乘坐方式早就被叫停,卻被部分網友誤以為是“高素質”體現,從而模仿。
原來,很多專業人士都提出,在自動扶梯上“左行右立”不利于乘坐安全。最新版的《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也已于今年5月1日生效,明確提出乘客乘用電梯時,應當遵守安全注意事項。
安全風險大于設備隱患
“10多年前,上海確實提出過'左行右立’的乘坐建議,但很快就不提倡了。相反,地鐵站的'乘梯須知’還特別強調,乘坐自動扶梯時禁止行走或奔跑。”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管理技術研究院電梯檢驗三室主任梁驍介紹。
上海地鐵運營方申通集團也認可這一說法,目前地鐵站內的“乘梯須知”已將“禁止行走或奔跑”列在首位。
目前《乘梯須知》第一條就是“禁止行走或奔跑”
之所以會有“左行右立”的說法,是因為此前上海參照了國際上很多大城市的做法,倡導乘坐者靠單側站立,空出另一側方便有急事的人通行。但這一做法很快被發現存在安全隱患。
梁驍解釋,比較自動扶梯與固定樓梯可以發現,自動扶梯始終在運動,乘坐者在上面行走,安全風險顯著增加;同時,自動扶梯的臺階高度普遍高于固定樓梯,進一步增加的風險系數。
同時,自動扶梯并不寬敞,當一側有人站立,另一側有人行進時,站立的一側也可能被行走者剮蹭、碰撞,影響站立穩定性,引發危險。
記者實地走訪也發現,不同地鐵站內的自動扶梯寬度有差異,有些扶梯較窄,兩人并排站立都有些局促。
“有人猜測不提倡'左行右立’是因為電梯單側受力會影響設備安全,不過現有的數據還不足以支撐這一結論。不過,單側站立、一側行走帶來的安全風險顯而易見。所以,不提倡左行右立不僅涉及地鐵里的自動扶梯,而是對所有場景里的自動扶梯都適用。”梁驍說。購物中心、人行天橋、博物館、圖書館等不少公共場所都有自動扶梯,都需要乘坐者注意“站穩扶好”。
趕時間不能靠“左行右立”
事實上,出于對乘坐安全的考慮,很多城市都已不再宣傳“左行右立”。
例如,在上海之前,東京、香港等城市都有“單側通行、單側站立”的習慣,但目前,香港特區政府主管電梯安全的機電署已明確指出“在扶梯上行走是危險行為”,日本近年來也開始宣傳“乘坐自動扶梯不要走,不要跑”。
原來,當初這些城市提出“單側通行、單側站立”的做法,是因為建造地鐵時并未在電梯旁配備樓梯,不得不倡導乘坐者調整乘坐習慣,為給趕時間的人留出通道。
但在上海,絕大多數地鐵的自動扶梯旁都單獨設立了樓梯,對于趕時間的乘客,可以直接從樓梯通行。雖然從體力上看,走樓梯可能累一些;但從通行安全看,走樓梯對通行者個人以及自動扶梯上的其他乘客,都更加負責。
不少地鐵站都在自動扶梯旁預留了安全通道,可供趕時間的人通行
除了“洞洞鞋”,這些也要當心
面對游客增多的假期,梁驍也提醒,電梯乘坐者還要注意幾個細節。
首先,乘坐自動扶梯時,盡量遠離臺階兩側的邊緣位置,“眼下,很多乘客已經知道,洞洞鞋很容易被自動扶梯的'咬住’。其實,不僅洞洞鞋,涼拖、長裙等,都有這一風險。所以,不論穿什么服飾,乘坐自動扶梯時都建議遠離邊緣。”
倚靠電梯或緊貼梯緣站立比較危險
其次,乘坐自動扶梯時,不要東張西望。有些游客、特別是小游客對購物中心等場所的環境很好奇,乘坐扶梯時忍不住東看看、西望望,甚至探頭探手。可是,自動扶梯與建筑物連接,這樣做很可能出現碰撞等,對人身造成傷害。
再次,懷抱兒童、攜帶大件行李或嬰兒推車的乘客,建議乘坐垂直電梯等無障礙設施。在自動扶梯上,曾發生過孩子跌落、行李或嬰兒推車滑落等危險事件,后果嚴重。所以,乘坐者千萬不能心懷僥幸,為貪圖方便不選擇自動扶梯。
攜帶大件行李、嬰幼兒推車等建議乘坐無障礙電梯
最后,建議市民游客遵照《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這一地方法規要求,文明乘梯。例如,該辦法明確指出,乘客不得在電梯轎廂內打鬧或者在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上攀爬、逆行,學齡前兒童應當在成年人陪同下乘用電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