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專業科普歷史10年了
配圖來源網絡,若侵犯您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閑來憑吊數春秋,閱盡滄桑土一杯。本籍兵爭百戰得,卻同瓦解片時休。祖龍霸業車申恨,主父雄心宮里愁。唯有朦朧沙上月,至今猶自照荒邱! ”
清代吳存禮的一首《沙丘宮懷古》讓我們閱盡了古代幾位君王的生死悲歡,向我們刻畫了沙丘宮的悲涼景色,這是歷史的悲劇!
沙丘,位于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大平臺村南面,是一個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氣候土壤來看,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方。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讓三位帝王都折在了這里。
也正是因為這樣,數千年來,秦始皇之后的帝王都對這個地方避之不及,甚至是一步都不敢踏足,生生讓這個地方變成了眾人口中的“困龍之地”。
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沙丘究竟是怎么“困死”了三位帝王,成為“困龍之地”,這背后有什么驚人的典故呢?
“酒池肉林奢淫逸,曼舞飛歌輕社稷。”第一位讓邢臺沙丘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是荒淫無道的帝辛,商紂王。
商紂王荒淫無道,是人盡皆知的事。不過,讓他硬生生亡了國、丟了命的事,還是非他寵幸妲己,建酒池肉林莫屬,而這害人、荒淫的酒池肉林就恰恰修建在邢臺沙丘。
據《史記·殷本紀》記載:“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樂戲于沙丘,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閑,為長夜之飲。”光天化日之下,在沙丘行如此不要臉面之事,商紂王著實過于荒淫無道了。
先不論這酒池肉林暴殄天物,就光是男女裸露在其中追逐,也是非常人能夠忍受的事啊,真是難怪那帝辛最后亡了國。
曾經帝辛也是文治武功,樣樣拔尖,可惜后來一味寵幸妲己,德行敗壞,搞得天下那叫一個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不過,這一切也不應該怪妲己,畢竟長得美又不是她自己的過錯,說到最后,還是怪那紂王自己荒淫無道,貪圖美色,搞出酒池肉林來,生生丟了國不說,還連累了邢臺沙丘也落得個不好的名聲。
“騎射胡服捍北疆,英雄無愧武靈王。”第二位與邢臺沙丘有關的帝王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與商紂王建酒池肉林亡國不同,這位可是被活生生的困死在了沙丘。
少年即位,勇于改革,因“胡服騎射”讓趙國變得強大起來,在國家政事上,趙武靈王無疑是一位英明果決、大有作為的君王。但令人非常遺憾的是,在親情與王位繼承人的抉擇中,他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識人不清,是這位英明君主一生最大的敗筆與悲劇。
趙武靈王一生立過兩位王后。第一位王后生下了長子章,趙武靈王毫不猶豫,立章為太子,一切都是那么的順理成章。
但令人非常意外的是,我們猜中了開頭,卻沒料到結尾。十多年后,趙武靈王愛上了一位美貌的女子,把她立為了王后,自然而然,這位夫人的兒子公子何便被立為太子,長子章無辜被廢。
然而令人更無語的是,趙武靈王立了公子何為太子后,卻又對長子章百般關愛,甚至想分出一個小國,讓長子章去做代王。這樣的舉動讓趙惠文王大大不滿的同時,又助長了長子章的氣焰,使他意圖造反。
機會很快就來了,“主父及王游沙丘,異宮”,趁此機會,長子章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沙丘宮變。
與君王對抗,無疑,長子章慘敗,逃入趙武靈王所在的沙丘宮,趙武靈王收留了他,而這樣的行為無疑是讓趙惠文王以為長子章造反是他父王支持的。于是,沙丘宮被團團圍住,宮人們全部被撤走,沒有食物和水的趙武靈王被活生生困死在了沙丘宮,這一刻,趙國向好的命運也戛然而止了。
趙武靈王一死,沙丘再添一筆不祥的記載。
如果說商紂王和趙武靈王與沙丘的糾葛僅僅只是巧合的話,那么,秦始皇逝于沙丘,無疑是徹底落實了沙丘“困龍之地”的名頭。
“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秦始皇無疑是一代霸主,然而這樣一個厲害的人也難逃生老病死,逝于沙丘宮。
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后,最喜歡的就是大擺威風,出巡四方,據說一共出巡了五次。前四次出巡都非常順利,但偏偏在最后一次出了問題,秦始皇生病了,而且很嚴重。
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將要到盡頭,秦始皇下令扶蘇主持喪事,但這旨意還沒有傳到扶蘇手上,秦始皇就在沙丘暴斃了。膽大包天的趙高秘不發喪,發動沙丘政變,扶持胡亥登基。
殘暴的胡亥登基后不過幾年,秦朝就被滅了。而“困死”了三位帝王的沙丘則徹徹底底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困龍之地”。
袁史有話說
“何德何能?”一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沙丘之地,竟因為三位帝王之死而生生出了名,成為了千百年來,無數帝王都避之不及的“困龍之地”。
在這里,商紂王留下了酒池肉林、千古罵名;趙武靈王留下了悔恨與悲傷;秦始皇留下了自己千年的遺憾…….
該如何說呢?三位帝王或在此亡國,或在此死亡,是巧合,還是風水,還是八字不合,我們誰也說不明白,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曾經的滄桑早已不見,日暮西沉,不知道還有多少人還在因著這“困龍之地”的名頭前赴后繼地趕往這久負盛名的邢臺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