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泉名 卷一
姚
泉 名
簡
介
姚泉名,1972年生,號涿庵,湖北武漢寫詩人。著《奓湖軒吟草》《竹笑集》《王羲之行書集字春聯》《曹全碑隸書集字春聯》《顏真卿楷書集字春聯》《全文注釋版傳世碑帖(十冊)》等,主編《當代詩詞論叢》《當代詩壇百家文庫》《通韻新編》等。
卷一
姚泉名詩詞·眾家集評
素山寺杜鵑花
與隨州諸君登田王寨
險岫連桐柏,尋幽響徑沙。
炎天林碧碧,秘砦石斜斜。
每恨世無象,便憐山有家。
太平風日久,殘堞坐看花。
【周向東點評】前二聯娓娓道來,田王寨之景色如在目前。頸聯為整詩警句,含義豐富,自不待言。尾聯情致深沉,無限感嘆,蘊藏于殘堞看花之中。是謂人詩俱老之境也。
題萬和鎮歸真居
群峰何所用,歸去倚之居。
一水可牽月,半樓供擁書。
因山種籬菊,為酒養池魚。
臨肆客多雅,攜詩入此廬。
【蘇俊點評】無一句不佳。中二聯尤有意境。一結言客雅亦映襯主人之志,氣體渾成。
【王海亮點評】想象奇特,出人意表。書生的理想或者倔強就應如此。
壬寅頭伏前一日戲作
駭聞初入伏,袒腹已三周。
月掛黃燒餅,日拋紅火球。
金蟬鳴若刺,風伯避如仇。
胸內一腔熱,還因黑海頭。
【雷海基點評】詩極力營造日子十分難熬的氛圍。功夫在選擇景象和用詞上:駭聞、鳴若剌、避如仇、月掛燒餅、日拋火球,既是實景,又是作者特意選擇,刻意加工過的。令人難受的還有“黑海頭”,俄烏沖突。本來酷熱難受,加上戰火連連,百姓遭殃。心情別提多糟了。可見,詩以景抒情,功夫在選擇景象名詞,和相應的動詞、形容詞,組合成情景相融的意象。
【抱樸書生點評】“金蟬鳴若刺,風伯避如仇”,別有新裁,寫苦熱之情狀入木三分。
聞木樓兄將蒞嘉魚有寄
三年如萬里,一別鳳凰樓。
風以趨時倦,花因避疫憂。
讀詩多中意,傳信少由頭。
聞有片帆下,待君魚岳秋。
【海棠點評】頸聯絕好。“由頭”與“中意”借對,字面好,意思更好,說盡人情。讀詩如見自己道不出的心事。
英山偶過云隱寺
沙徑隨僧入,松山暮色涼。
鼎煙梅葉碧,梵唱桂風香。
殿乃疫方鎖,畦非旱始荒。
寮房茶未飲,獨立到相忘。
【周向東點評】泉名兄愈發淡然也,一路寫來愈轉愈荒,愈轉愈獨,頗似郊島,古風猶存。
壬寅九月十九梅苑迎姑蘇徐兄鳳鳴得東字
相勸金樽少,憐君倦酒紅。
秋聲過夜半,月影入懷中。
夙志籬頭菊,勞生塞上鴻。
料知今別后,心與楚江東。
【周向東點評】泉名、鳳鳴皆老友也,最好的事,莫過于老友與老友成為老友。泉名兄詩早著詩壇,至今愈益雅正,誠可喜者。過五十而思隱念舊,人之常情耳,發而為詩,豈不契吾意哉!
訪仙人臺白云觀不值
崖前盤道止,貪靜故投山。
日落諸峰奪,云升一隼攀。
松門鎖因疫,風峽冷如慳。
豈屬黃庭客,人煙待我還。
【蘇俊點評】境似唐人。起即高奇。頷聯靜中見動,動中見靜。奪、攀鍛煉極工。頸聯既交代時事,復點題“不值”。結“黃庭客”回應“貪靜”,既見超脫,又以一“還”字以界仙凡,出世而又入世,神逸于仙都,而心系乎塵間,矛盾而統一,故云似唐人,而非唐人也。
過鴻門宴故址
何物如當日?暮陽塬上塵。
幸無龍虎氣,偶有婦孺仁。
亡鹿速歸漢,豪言空代秦。
匈匈征數歲,徒以兩家人。
【潘泓點評】面對遺址,先描寫渲染,后遣興發思,乃是常法。此作由首至尾皆發議,足見“腦力、筆力”。起句劈空發問,使詩說理而不平實枯燥,見結構之妙。“匈匈征數歲,徒以兩家人。”高速之車戛然而止,駕馭思緒,手段了得。
洛南訪倉頡授書處
歷火陰崖裂,奇文考跡虛。
結繩難治否,造字便安歟?
徒恨人憂始,應憐鬼哭初。
山風吹洛水,雪上獨躊躇。
【周向東點評】用典精熟,乃諳倉頡者所能為也。有肌理之致,復含千古蒼茫之大情懷。頸聯不粘不脫,猶見匠心。
宿張谷英村
渭溪流水暗,繞舍送新蛙。
天凈宜觀斗,風香恰過花。
山窗留片月,古宅舊誰家。
我是偶然客,今宵夢可賒。
【段維點評】全詩皆以賦筆成篇,見大功力!頷聯的賦筆寫得平實,但不板滯;頸聯的賦筆寫得浪漫,但不輕浮。第二句“繞舍送新蛙”略顯尖新。
【劉魯寧點評】頷聯可親,頸聯可意。通篇可愛。
別秋
蕭蕭卿且去,莫謂不相留。
采菊無閑日,登高未白頭。
何須風露冷,本乏稻粱謀。
我有梅花種,雪來香暗浮。
【王海亮點評】起句“蕭蕭”二字已定全篇格調,得秋之散淡韻味。以“卿”喚秋,別致可愛。“稻粱謀”句略直。“我有梅花種,雪來香暗浮”,由秋及冬,引人遐思。
登鐵寨
孤峰當楚北,丘壑萬千從。
碧澗時鳴雨,黃巖慣養松。
風疑軍令急,春似客情濃。
鑿石人何在,山階已不封。
【楚家沖點評】首聯放眼大境界,起筆孤峰突兀而起,千山萬壑相從,氣勢如千軍萬馬勢不可擋。此是外觀。而深入山中,則走筆輕幽。有聲、有色、有感、別有洞天。頸聯蕩開,以喻狀感,形象而有代入感。頸聯對句,似稍松了點。結句所思,越千秋而深遠。縱筆輕靈,騰挪有致。
次韻松滋彭龍老棣題問耕齋
年少荊江才俊士,風標卻似古時人。
荷鋤詩網陶元亮,詠柳洈湖賀季真。
未以園田妨器業,欲憑文字滌蓬塵。
沙村一樂獨君享,雨夜添燈語亂神。
【海棠點評】“雨夜添燈語亂神”使我拍案叫絕。寥寥七字勾勒出活靈活現的情境。《夜雨秋燈錄》《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正適宜雨夜燈下細玩。《筆記》中有一故事,眾人持燈夜坐、論鬼之詩。猶記得有“猿聲臨水斷,人語入煙深”、“苔痕侵病榻,雨氣入昏燈”、“魍魎山深每晝行”、“廢苑尋春蛺蝶魂“。此詩亦似故事中人。
南鄉子·偕績溪徽州文化采風詩家步徽杭古道